Search

麻醉止痛中药—中医世家金晓东

麻醉止痛中药—中医世家金晓东

寒翠无
2020-07-10
订阅
麻醉止痛中药—中医世家
麻药【处方】 川乌15克 白芷9克 川椒21粒 草乌15克 半夏9克 胆南星4.5克 全蝎9克 细辛4.5克 炒盐15克

【制法】 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 麻醉止痛,治咽喉部诸证需用刀针割烙者。

租房来珠江新城东,无中介费房租月付!
广告

【用法用量】 用时吹患处。令喉内肉麻不知疼痛而下刀烙。麻药

【处方】 细辛、南星、半夏、牙皂各等分。上为细末。【功能主治】 止痛。

【用法用量】 用少许放患处,便不知痛,可用刀针。麻肌散

【处方】 川乌、草乌、南星、半夏、川椒。上为末。

【功能主治】 跌仆伤损。【用法用量】 麻肌散(《中国接骨图说》)

。麻药【处方】 草乌5钱,川乌5钱,淮乌(即何首乌)5钱,烧盐5钱,半夏3钱,全蝎3钱,白芷3钱,南星1钱5分,细辛1钱5分,川椒21粒。上药各为末,和匀备用。

【功能主治】 喉疔、喉核须用刀针刺割者。

【用法用量】 喉疔喉核须用刀针刺割者,用此先吹患处,再下刀针。但吹后痰涎必须吐净,不可咽下;用刀针后,恶血必须漱净,再吹本秘诸药方。麻药【处方】 草乌3钱,当归2钱半,白芷2钱半。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服之不知痛。主整骨,取箭头。【用法用量】 每服5分,热酒送下。饮甘草解,或白糖汤冷服亦解。麻沸散

【处方】 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1两,菖蒲3分。

【功能主治】 麻醉。主辅助外科手术。

麻药【处方】 川乌尖2钱5分,草乌尖2钱5分,生半夏2钱5分,生南星2钱5分,荜拔2钱5分,蟾酥2钱,胡椒5钱,细辛5钱。 上为细末。酒调搽。

【功能主治】 敷之麻木不痛。主割毒疮或取箭头、枪子。

麻药【处方】 曼陀罗花8分(陈旧者佳,新者发呕),草乌头2分,白芷2分,当归2分,川芎2分。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麻醉。主乳岩结毒,淋漏便毒,附骨疽及跌损脱臼。

【用法用量】 空心服之。须臾,心气昏晕,手足顽痹,或沉眠不觉,或闷乱发狂,乘时施治。既而饮之以浓茶,又与黄连解毒加石膏汤,2-3时乃醒。如目眩咽干神气不复者,用黑豆汤即解。倘其不醉者,更饮温酒。或乘辇动摇必醉。

麻药【处方】 草乌、川乌。上为末。

【功能主治】 止痛。主缺唇缝合手术。

【用法用量】 凉水调,摊贴患处。麻药【处方】 牙皂5两,木鳖5两,紫金皮5两,白芷5两,半夏5两,乌药5两,土当归5两,川芎5两,川乌5两,草乌1两,小茴香1两,坐拿草(酒煮熟)1两,木香3钱。上为末。

【功能主治】 麻醉。主诸样骨碎、骨折、出臼窝者。【用法用量】 每服2钱,好红酒调下。麻到不识痛处,再施手术。后用盐汤或盐水与服,立醒。伤重手近不得者,更加坐拿草、草乌及蔓陀萝花各5钱。

麻药【处方】 白芷2两,制半夏2两,川芎2两,木鳖(去壳,依法炮制)2两,乌药2两,牙皂2两,当归2两,大茴香2两,紫荆皮2两,木香5钱,川乌1两,草乌1两(俱生用)。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外科动刀针不痛。【用法用量】 每服1钱,好酒调下,麻木不知疼痛。若人昏沉,用盐水饮之即解。麻药【处方】 川乌、草乌、淮乌各等分。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麻醉。麻药散

【处方】 川乌尖5钱,草乌尖5钱,生南星5钱,生半夏5钱,胡椒1两,蟾酥4钱。上为末。

【功能主治】 敷疮毒上麻木,刀针不痛。主

【用法用量】 烧酒调敷疮症中。【注意】 有切忌开刀者,断不可妄动。 ①用于麻醉”麻沸散”:洋金花,生草乌、川芎、当归。给药途径:目前计采用口服、灌肠、肌肉注射、静脉点滴、穴位注射(耳穴、鼻穴)及耳根非穴位麻醉等6个途径给药,麻醉效果相似。据临床应用425人次的介绍,其中有高年老人及乳婴;有肝硬变、高血压病患者、休克病人、恶液质患者等,共施行大小手术81种,手术时间最长者达9小时以上,洋金花生药用量。1次高达20克,术后一般恢复良好。上述病例采用中麻手术无1例失败,麻醉效果满意者(指麻醉平稳,病人安静,能顺利完成手术,或手术刺激反应较明显,但不需改用其他麻醉,仍能完成手术操作者)占90%左右。局部麻醉及表面麻醉以九里香注射液作局部麻醉行大小手术100例,初步观察效果稳定,无不良反应,术中和术后血压、脉搏、呼吸平稳,无肝、肾等损害或其它并发症,无出血、水肿、坏死等现象;镇痛时间长。49例胃次全切除术术后除2例外,均无明显疼痛。缺点是局部刺激较大,腹部手术时腹肌较紧张,对深部手术仍较困难。用量:一个胃次全切除术用12.5%注射液150~200毫升(切口浸润),6.25%注射液150~200毫升(内脏封闭);小手术则几十毫升不等。注射后约10~20分钟即产生麻醉作用,手术时间最长达3小时。小手术均不用术前药,对胃次全切除术术前一般用苯巴比妥钠0.1克或度冷丁50~100毫克肌注,对精神较紧张的患者,术时加用冬眠I号半量或全量。用九里香制成表面麻醉剂,涂于咽喉部粘膜表面,作扁桃体挤切术108例,效果良好。涂药后数分钟即出现麻醉作用,痛觉减退。麻醉时间可维持10分钟左右。制剂:取九里香茎、叶1斤,洗净、碾碎,加三花酒或50%酒精1000毫升,浸泡24小时后过滤备用。临床应用】

①用于局部麻醉用干燥细辛经乙醚提取的挥发油制成3%麻醉液,作为局部浸润麻醉与神经阻滞麻醉的注射剂,施行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及眼科手术共52刚,结果麻醉效果良好(手术时病人完全不痛)者33例(63.5%),效果尚佳(手术时病人偶感局部疼痛,但仍可忍受手术直至完毕)者17例(32.7%),无效者2例(3.8%)。药物剂量根据手术要求而定,最多有一次用达30~40毫升的。由于此药于局部注射后向周围组织的渗透、扩散范围较普鲁卡因稍差,故注射的范围宜稍大些。麻醉时间一般可维持1.5小时。应用本品除术后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肿胀外,尚未发现特殊的全身反应或其它局部反应,创口愈合亦未见不良影响。如于细辛麻醉液中加入适量1%肾上腺素溶液,可适当延长麻醉时间,减轻术后组织肿胀反应。细辛的麻醉有效成分提得越纯,麻醉效果就越高,术后的肿胀反应就越小。

②麻醉以八角枫作为麻醉剂进行妇科手术(包括绝育、子宫全切除、宫外孕手术、卵巢囊肿切除等)计111例,总有效率为96.4%。其中良效(手术前、手术中不用药,切口线上用小量普鲁卡因,病人不喊痛,肌肉松弛相当于全身麻醉的二期、三期)30例,有效(术前用基础麻醉如杜冷丁加非那根,切口线上用0.5~1%普鲁卡因在10~30毫升以内者)77例,无效4例。用量用法:干八角枫根须,一般绝育等较小手术用5分,卵巢囊肿切除等较大手术用2~3钱;加水至把药浸没(约100毫升),置水浴锅中隔水炖开半小时,去渣服汁,服后30~45分钟即可开始手术。麻醉过程中病人神志清楚,术中病人呼吸、脉搏、血压与术前比较无显着差异,术后病人能自行走回病房。副作用:服药量过大者(4~6.5钱)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昏、乏力,注射阿托品后可消失。有1例出现一时性视物模糊,未处理自愈。下列因素对八角枫麻醉的成功有重要影响:㈠服药与手术时间间隔太短,吸收作用不完全;㈡炖药时放水过多,药汁浓度不够。【临床应用】 用于粘膜表面麻醉:根据乌头的理化特性及麻醉目的,制成不同剂型应用。㈠10%乌头酒精浸出液:选取个大质好的生川乌磨成细粉,按10%比例浸入70%酒精中,24小时过滤备用(宜新鲜配制,使用时间不超过1个月)。主要用于鼻腔及口腔粘膜。用时以棉片浸湿稍拧干,贴附于需要麻醉的部位,经5~10分钟即可手术。㈡乌头酒精稀释液:以10%乌头酒精加入蒸馏水或盐水配制成1.25%稀释液(新鲜配制)。用于眼,气管、食管表面麻醉,滴眼时患者有轻度疼痛或辣感,顷刻即消失,多能忍受。气管、食管麻醉按一般麻醉方法进行。5~10分钟后可施行手术。㈢乌头葡萄糖粉:以极细的乌头粉1分与葡萄糖粉9分混合即得.其麻醉效力较浸出液强大,不易失效。在食管镜、直达喉镜检壹时,以粉末置于镜上渐渐吞咽,麻醉效果颇佳。在鼻腔与口腔应用时,可用湿盐水棉片或棉棒蘸药粉直接涂于局部粘膜。对时间较长的眼部手术,也可将粉末少许撒于下睑结膜穹窿部,待其自溶。5~10分钟后可施行手术。使用上述三种剂型共观察138例,麻醉有效率达97.1%,其中85.5%手术中完全无痛,10.1%手术中有轻度疼痛而能顺利完成手术,1.

4%在手术中较疼痛但仍能坚持完成手术。无效病例中以角膜异物最多,可能系麻醉深度不够,角膜感觉较其它组织敏感之故。应用中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此外,用乌头(根、叶均可)适量捣烂外敷或用鲜品榨汁涂布,可作为体表排脓手术的局部麻醉【临床应用】 治疗关节炎。将祖师麻制成20%祖师麻醑,用纱布四层浸透,敷于患处,盖一层塑料布后包扎。10-30分钟后,局部有热感、灼痛;4-6小时后出现水泡。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泡内积液,经3-5天泡皮结痂脱落。以后根据病情再敷,一般2-4次即可。或用祖师麻细粉200g,加凡士林800g,调成软膏,取适量敷于患部。上盖塑料布,包扎。约6-8小时局部出现水泡,处理方法同上。亦可制成20%祖师麻膏药,用时将其烤热,待温贴于患部。贴敷30小时后,局部出现痒感、热感、红丘疹、渗出液,于第5-6天揭去膏药。待局部症状消失后,根据病情再贴,一般贴2-3次。共治疗风湿性关节炎50例,良性关节炎38例,外伤性关节炎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腰痛、肌肉痛 ll例;结果共治愈66例(占59.5%),好转38例(占34.2%),无数7例(占6.3%)。祖师麻作为发泡剂,可使局部循环改善,起到祛瘀活血,舒通血脉的作用。用药后如局部无反应,则疗效不佳。治程中少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如皮疹、发热、嗜睡,但均无不良后果,停药数日自行消失。醑剂和软膏局部反应较重,适用于较重患者;膏药适用于老年体弱、儿童、妇女等的腰腿痛。本品对皮肤、粘膜有穿透力,加工制作时须注意防护。【各家论述】紫金龙 1.《云南中草药》:止血,清热消炎,麻醉镇痛。治高血压,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骨折。【临床应用】 ①用于手术麻醉以5%闹羊花注射液作耳穴麻醉,每穴注射0.1~0.2毫升,体穴麻醉每穴用0.2~1.0毫升;耳穴不超过5个穴位,体穴不超过12个穴位。一般在注射后5~10分钟就可开始手术。麻醉后均诉穴位有酸胀感,即在术中仍可出现此种反应。从94例手术的麻醉过程看出,闹羊花穴位麻醉对头、颈、胸、腹部手术效果较好,对四肢、脊柱、会阴、生殖器、疝气等手术效果较差。曾有1例食道下段癌经耳穴麻醉后,开胸切开膈肌,清扫贲门两旁淋巴结,手术长达8小时,结果手术过程中除有轻度气促外,未见任何其它不适。另有用5%闹羊花注射液与维生素B1注射液作耳穴麻醉各100例,结果前者镇痛效果较后者为优,诱导时间较短,应用辅助药物(杜冷丁)人次亦少。病人用5%闹羊花注射液耳穴注射15~30分钟后,可见血压逐渐回升,并能维持平稳,安全渡过手术。在体穴麻醉中曾有个别晕针现象。此外,采用50%闹羊花1~2毫升肌肉注射,同时以洋金花生物碱5~10毫克静脉满注并配合适量辅助麻醉,亦能收到较好的麻醉效果.据实验和临床观察,闹羊花与洋金花同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增强洋金花的麻醉作用,并能抵消或减少洋金花的副作用。②治疗痹症(关节肿痛,或运动障碍)取生闹羊花4两,金樱子根1两,洗净后,以烧酒1斤封浸1个月。成人每晚服药酒15~20毫升,体质较弱者10~15毫升(不可超量),具有止痛、消肿、恢复关节活动的作用。孕妇及体质明显虚弱者忌服。如遇轻度不适或出现中毒现象,应立即停药,并服绿豆汤等解毒剂以解之。【醉马草–功能主治】 麻醉,镇静,止痛。治关节痛,牙痛,神经衰弱,皮肤瘙痒。②用于局部麻醉用延胡索加工提取制成0.2%延胡索碱注射液行局部麻醉,共作门诊手术105例,效果满意(切皮无反应,手术过程无疼痛感觉,能顺利完成手术)者98例(93.4%);欠佳(手术过程有轻度疼痛感,但能完成手术)者6例(5.7%);失败1例(0.9%)。术后随访,大多数切口可预期愈合,仅1例(滑囊炎切除术)切口愈合迟缓。有些患者术后镇痛时间较长;有两例小儿患者(六指切除术)于注射后入睡。未见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用法用量: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的给药方法。根据手术部位与要求酌情增减用量,最小量6毫克,最大量90毫克。其中5例曾在延胡索注射液中加入1~2滴肾上腺素注射液,以增强麻醉效果。③局部麻醉作用蟾酥80%酒精提取物有表面麻醉作用,在兔角膜及人舌试验,作用比的卡因慢而持久,有局部刺激性。蟾酥中以蟾蜍灵局麻作用最强,相当于可卡因的90倍。其余依次为华蟾蜍它灵、华蟾蜍精、日本蟾蜍它灵等。④用于表面麻醉用1%蟾酥溶液2~3毫升作粘膜涂布,和0.5毫升局部喷雾,进行鼻部手术麻醉23例,结果证明其麻醉力不低于”的卡因”,且麻醉有效期长,用药后无中枢中毒症状,血压、呼吸、脉搏等均无改变,亦无过敏现象。但缺点是对局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多数病人分泌物增多,部分病人打喷嚏。故内腔镜检查的麻醉不宜应用。【注意】 含羞草–孕妇忌服。本品有麻醉作用,内服不宜过量。【红半夏、红岩芋–功能主治】 消肿杀虫,麻醉止痛。治急性乳腺炎,跌打瘀肿,痈疮疖肿,癣疥。②用于表面麻醉、局部麻醉将两面针制成表面麻醉剂,用于口腔科手术可代替氯乙烷,拔牙101只(84例病人),无痛98只;齿龈脓肿切开18例,无痛14例。用法:用小棉球蘸药液少许,放于需要进行手术的牙龈周围或脓肿的表面上,嘱病人咬住,1~2分钟后便可进行手术。如制成0.5%溶液可行局部麻醉,用于一般门诊小手术、输卵管结扎术、扁桃体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等共62例,麻醉效果稳定,无不良反应,亦无肝、肾损害等缺点。注射后约经3~6分钟即产生麻醉作用。 ①局部作用樟脑涂于皮肤有温和的刺激及防腐作用。用力涂擦有发赤作用;轻涂则类似薄荷。有清凉感,此巧由于刺激冷觉感受器的作用。它还有轻度的局部麻醉作用。对于胃肠道粘膜,樟脑有刺激作用,使胃部感到温暖及舒适,大量则能产生恶心及呕吐。临床上用樟脑擦剂有镇痛、止痒作用。口服有驱风作用以及轻微的祛痰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茉莉根还有麻醉作用。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写过一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有一种可以使人处于假死状态的药。后来有人认为,朱丽叶服用的这种“假死药”就是茉莉的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茉莉根含有生物碱、甾类,具有一定的镇静和催眠作用。有报道认为,茉莉根确有麻醉止痛效果,比如:用茉莉根适量捣绒,酒炒,包患处能治跌伤筋骨;茉莉花根与川芎研末,用黄酒冲服,可止因骨折、跌打损伤等引起的剧烈疼痛。不过,茉莉根有一定毒性,内服宜慎。 接骨麻醉止痛散生川乌9克,生草乌9克,生南星9克,生半夏9克,生狼毒9克,蟾酥12克,花椒12克,细辛15克,一枝蒿(别名:蓍草)12克,樟脑3克,冰片3克。以上诸药研末密封备用。临床时,取麻醉止痛散15克和高度浓白酒调敷骨折处15—30分钟,局部即失去痛觉,整复骨折时患者不觉疼痛。 麻醉酒[配方] 细辛3克,革拨9克,白芷6克,75%乙醇100毫升。[制法] 将前3味共研成粗末,置容器中,加入75%乙醇,充分振摇后,密封,浸泡24小时后,吸取上清液,备用。[功用] 麻醉止痛。[主治] 拔除松动牙齿的表面麻醉。[用法] 外用。用棉签蘸药液少许,涂抹于要拔除牙齿的周围,稍等片刻,即拔牙。 凤阳门全身通用疗伤药醋 一、药物配伍制乳香、制没药、生地、生川乌、生大黄、生草乌、三棱、白芷、细辛、姜黄、生半夏、红花、马钱子、川花椒、桃仁、木鳖子、生栀子、泽兰、樟栳、毕拔、桂枝、白芥子,每味药材用量6克。二、炮制方法将上述22味药捣成粗粒置于容器内,加入纯正米醋750克后密封。30天后可开封启用。浸泡1年以上时间,疗效将会更佳。三、使用方法涂擦或湿敷患处即可,每天数次。四、治疗范围关节扭挫伤、软组织损伤、伤筋、骨折、内伤(须结合中医推拿之刮、推、拍打法方获佳效)。五、方解药醋中乳香、没药有活血行气、消肿定痛、舒筋活络之功;白芷、樟栳芳香通窍、引药内行,并有局部麻醉止痛的作用;川草乌、生半夏、马钱子、木鳖子、白芥子、细辛祛风燥湿除痰、逐寒通络止痛;姜黄、红花、桃仁、泽兰活血化瘀、消肿定痛;三棱性峻善削、攻坚破积、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作用;毕拔、川椒、白芷、桂枝辛散温通,善祛阴寒之邪,通经络,利关节;生大黄、生栀子味苦性寒,攻积导滞、泻火凉血、逐瘀通络;醋有利水渗湿、消肿止痛的作用,与诸药合用,相得益彰,共奏清热凉血、利水消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逐寒除湿、温经通络、消痰散结等功效。六、注意事项(1)本方为外用药,有一定毒性,不可内服。(2)皮肤有破损者、孕妇忌用 1. 一种透骨活血止痛酊,其特征在于是按下述原料药的重量份配比:乳香5-20 份、皂荚5-20 份、冰片5-20 份、草乌头5-20 份、川乌头5-20 份,雄黄5-15 份、没药5-20 份、钩藤5-20 份、樟脑10-45 份、血竭5-15 份,上述原料药在白酒500-1500 份中浸泡30 天即成。 中药粘膜表面麻醉酒 [配方] 生川乌、生草乌、当归、革拨、生半夏,洋金花、生南星各7.5克,川花椒、细辛各15克,蟾酥6克,鲜生蘑菇皮150克(用纱布包)、75%乙醇(按药量1:1)。 [制法] 将前10味共研细粉,与蘑姑皮同置容器中,加入75%乙醇,密封,浸泡96小时后,过滤去渣,取滤液,贮瓶备用。 [功用] 麻醉止痛。 [主治] 拔牙。 [用法] 外用。将浸透此药液之棉球,敷贴丁拔牙手术之牙龈表面3-5分钟,取出棉球,即可施术拔牙而不痛。 麻沸散 羊踯躅9克 茉莉花根3克 当归30克 菖蒲1 克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麻醉。用于外科手术前。 现代临床 可用于某些外科手术。 应用要点 主要作为外科手术麻醉用。方用羊踯躅、茉莉花根麻醉止痛,合以当归活血行瘀,为其配伍特点。 本方毒性较大,药性甚峻,必须在严密观察下服用,切不可轻忽。 华佗麻沸散 曼陀罗花、川乌、川芎、当归等组成,功效、主治与本方同。麻药方 由蟾酥、川乌、草乌、白芷、生半夏、天南星、肉桂、乳香、没药、胡椒、丁香、麝香、花蕊石、风茄子组成,外敷,用于外科手术麻醉。麻药 由川乌、草乌、天南星、半夏、川椒组成;外敷,用于局部麻醉止痛。麻药 由川乌、草乌、何首乌、烧盐、半夏、全蝎、白芷、天南星、细辛、川椒组成,吹入咽喉.用于咽喉手术麻醉。睡圣散 由曼陀罗花、火麻花组成;主治病人不耐灸痛 癌痛1 敷贴法 敷贴法是临床使用最多的方法 ,一般是将药物制成传统的黑膏药、熬成浓浸膏、制成水煎液或将药物研成细粉 ,加适量的基质 ,用米酒、醋、松节油、鸡蛋清、蜂蜜、猪胆汁或水调和成膏或糊外敷。药物组方多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行气止痛类中药为主 ,酌加抗癌药 ,并辅以芳香开窍、辛温走窜的引经药制成。其中虫类药、毒剧药、鲜活动物药占有一定比重 ,如蟾酥、雄黄、冰片、麝香、乳香、没药、川乌、草乌、马钱子、地龙、蜈蚣、全蝎、地鳖虫等常用于治疗癌痛的处方中。敷贴方法可分以下几类 : 1.1 痛处外敷 直接将药物敷于疼痛部位 ,有效成分穿透皮肤、粘膜 ,经透皮吸收而起效。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痛处 ,因而对癌痛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止痛效果 ,且止痛持续时间长、疗效确切。郑玉玲等[1 ]采用刺猬皮、血竭、生乳没、川芎、地鳖虫、冰片等组方 ,制成传统膏药敷贴痛处 ,多数患者 2 0min后疼痛缓解或消失。对不同部位的疼痛缓解率和缓解时间分别为 :胸部 85%,1 21 4h± 43h ;腹部 80 %,832h± 35h ;四肢 72 %,62 9h± 21h。张明等[2 ]用松节油适量调制成消积膏 (败酱草、地鳖虫、莪术、全蝎、大黄、半枝莲、黄药子、山慈姑、乳香、没药各 1 5g ,鼠妇、鳖甲、蚤休各 30 g ,马钱子 1 0 g ,冰片、血竭各 6 g ,蜈蚣 6条 ,麝香 05g ,蟾蜍 03g)外敷治疗 1 30例癌痛 ,总缓解率为 793%,平均显效时间 05h ,最快者 2min即可止痛 ,疼痛缓解时间均 >4h。徐素红[3 ]采用去刺仙人掌 (鲜 )捣成泥状 ,五倍子、生大黄、冰片、制马钱子各 50 g研末后与仙人掌和为膏状治疗各种癌性疼痛。另方 (大黄、姜黄、黄柏、皮硝、芙蓉叶各 50 g、冰片、生南星、乳香、没药各 2 0 g ,雄黄 30 g ,天花粉 1 0 0 g)研细调糊贴敷患处 ,尤适于肝癌 ,胰癌疼痛的治疗。陈庆强[4]采用生川乌、生南星、生半夏末、冰片等份 ,生马钱子为上药总量的 1 / 8,加适量的芙蓉叶 ,捣成糊状 ,外敷治疗肝癌、肺癌、胃癌及肠癌等所致疼痛 ,总有效率为 80 %。夏黎明[5]将 57例肿瘤疼痛按中医辨证分为寒痛、气滞血瘀、阴虚血亏三型 ,用自制镇痛膏 (甘遂、元胡、冰片、血竭、威灵仙、芙蓉、地鳖虫、干蟾皮。前六味药与后两味药以 3∶1比例配伍 )外敷治疗 ,疼痛总缓解率为 807%?,缓解时间平均为 66 2h± 148h。周有德[6]用消痛散 (生乳没、酒大黄、生栀子各 30 g ,丹参、黄柏各 2 0 g ,木香、赤芍、白芷、*、生蒲黄各 1 5g ,冰片 1 0 g ,生石膏 1 50 g ,蓖麻仁 2 0粒 ,卷柏 50 g ,少许白醋和鸡蛋清 )外敷患处体表 ,治疗癌痛 2 4例 ,总有效率为 916 7%。韦艾凌[7]选用半枝莲、青皮各 30 g ,龙葵 1 5g ,斑蝥 6 g ,三棱、莪术、冰片各 1 2 g等 1 3味药以白酒浸泡制成湿敷Ⅰ号 ,纱布浸湿温敷痛处 ,治疗癌性疼痛 35例 ,轻度缓解 8例 ,无效 5例。 1.2 穴位外敷 穴位敷药常配合患处敷药使用 ,一方面有药物的直接作用 ,另一方面借助经络的传导作用 ,使药物能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提高痛阈 ,调节神经、体液系统功能 ,从而增强中药的止痛效果。姜智虎等[8]用冰片 (研末 )1 g左右 ,均匀地撒在鲜蟾皮上 (揭取皮时尽量不破坏毒腺 ),外敷在涂有蒜汁的部位 ,2次 /d。敷药部位的选择 :以痛点为一部位 ,另一部位选择背部俞穴 ,如肺癌、皮肤癌选择肺俞 ;肝癌选择肝俞 ;胆囊癌选择胆俞 ;胃癌、乳腺癌、食管癌选择胃俞 ;胰腺癌选择胰俞。治疗癌性疼痛 42例 ,结果总有效率为 952 %?。一般用药 1 0min~ 30min起效 ,持续时间5h~ 8h。王劲等[9]用古验方华佗麻药神方 (川乌头、草乌头、生南星 ,生半夏各 781 2 5g?、胡椒 1 56 2 5g?、蟾酥62 5g、荜菝 781 2 5g、细辛 1 56 2 5g ,将上药分别研末和匀 ,撒在中医传统用黑药膏上或制成巴布剂,外敷于体表疼痛部位或相应穴位 ,观察 82例 ,近期止痛总有效率为 8537%,起效时间 1h~ 4h。莫笛[1 0 ]采用两方治疗 1 6例晚期癌痛患者 ,疗效显著。Ⅰ号方组成为红乌柏、木鳖子、乳香、没药、沙姜、小茴香、白芷、*、蓖麻仁等 ;Ⅱ号方组成为蟾酥、细辛、草乌、生川乌等 ,以上两方等量研细末 ,以鸡蛋清调之 ,敷贴患部及相应穴位 ,用药时先以Ⅱ号方敷患部 ,再以Ⅰ号方敷盖之 ,治疗总有效率为 938%。 1.3 专病疼痛外敷 疼痛是肝癌晚期患者、癌性胸膜炎患者最痛苦的症状之一 ,多因癌肿无限制生长 ,侵犯胸膜、神经、骨膜或脏器包膜被牵拉所致 ,中药外敷针对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和病种不同 ,辨证辨病施药 ,不仅可缓解癌痛还能控制肿瘤发展 ,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肺癌疼痛 ,花海兵等[1 1 ]选用阿魏、五倍子、木鳖子、大黄、冰片按 3∶1∶2∶4∶6混合研末 ,加基质及氮酮制成消痛膏外贴治疗 6 0例癌痛 ,近期疗效佳 ,有效率达 90 %,对轻、重度疼痛的缓解率分别为 1 0 0 %和 6 36 %。辨证分型治疗结果表明 :消痛膏对气滞不通胀痛型缓解率最高 (1 0 0 %),其次为血瘀经络型 (944%)和痰瘀蕴结型(888%),对肺阴不足的隐痛效果最差 (6 0 %)。孟庆珍[1 2 ]临床上对癌性胸膜炎疼痛用外敷方 (延胡索 40 g ,血蝎、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各 2 0 g ,薏苡仁 6 0 g ,冰片 5g)局部外敷取得明显疗效。对于肝癌疼痛 ,李佑力[1 3 ]用 897软膏 (乳香、没药、干蟾皮、甜瓜蒂各 30 g ,龙胆草、细辛、公*、冰片、白花蛇舌草、铁树叶、三棱、莪术各 1 5g等 2 0余味药 ,基质为植物油 ,蜂蜜等 )外敷痛处 ,治疗 31例 ,结果疼痛完全缓解 9例、明显缓解 1 6例、轻度缓解4例、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26 %。起效时间 5min~ 6 0min ,显效时间 1h~ 8h。朱玉明等[1 4]以稀蜂蜜水将山慈姑、冰片、朱砂、雄黄、红大戟、千金子霜、麝香、五倍子等调成糊状 ,制成玉枢丹敷贴于肝区肿块或疼痛明显处 ,治疗2 8例中显效 9例、好转 1 5例、无效 4例。起效时间 1h~ 15h ,显效时间 1h~ 6h ,总缓解时间 5h~ 2 0h。胡怀强等[1 5]以昆布、海藻、灵芝、郁金、香附、白芥子、鳖甲各 2 0 0 g ,大戟、甘遂各 1 50 g ,马钱子 1 0 0 g ,蜈蚣 1 0 0条 ,全蝎 1 2 0 g ,蟾酥 80 g ,鲜桃树叶 1 0kg ,用水煎浓缩法制成癌痛膏 ,上撒少量麝香 ,涂于白布上敷贴肝区 ,治疗肝癌疼痛 46例 ,有效率 1 0 0 %。 2 涂擦法 涂擦法是将药物制成膜剂或用适当的溶剂浸泡 ,取药液涂抹患处治疗癌痛的方法。本法制剂简单 ,使用方便 ,且止痛作用迅速 ,一日内可反复用药多次 ,止痛效果良好 ,患者乐于接受。李佩文等[1 6]采用元胡、丹参、台乌药、蚤休、地鳖虫、血竭、冰片的 75%乙醇浸泡液涂抹痛处 ,平均止痛缓解率为 792 %,平均缓解时间为 642h。强瑞耀等[1 7]取朱砂、乳香、没药各 1 5g、冰片 30 g ,用米酒浸泡的药液连续涂抹痛处至疼痛减轻或缓解为止 ,适应于各种癌痛。 李园等[1 8]选用元胡、乌药、土鳖虫、丹参、红花、血竭、冰片等药物制成祛痛喷雾酊治疗癌痛 54例 ,总有效率796 3%,优于强痛定对照组 7273%;在止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对不同程度的癌痛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0 1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止痛机理可能与导致初级传入神经末梢在脊髓内释放的P物质减少有关。潘惟杰[1 9]用雷公藤根皮、阿魏各 90 g ,白芥子、穿山甲、生大黄、肉桂各 30 g ,五灵脂、皂角刺各 2 0 g ,蟾酥 1 0 g制成加味雷击液膜剂涂抹痛处皮肤表面 ,治疗癌痛 1 2例 ,显效 2例、有效 4例、好转 3例、无效 3例 ,无 1例发生皮肤过敏反应。 3 灌肠法 适于胃肠消化系肿瘤疼痛的治疗 ,组方灵活 ,用药可根据症状加减 ,止痛效果较好 ,还可不同程度地缩小肿块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刘如瀚[2 0 ]用手拈散 (延胡索、没药、香附、五灵脂各 1 0 g)加味 ,气滞加木香、枳壳 ;痛甚加地金牛、蟾酥(后下 )、蜈蚣 ;便秘加大黄 (后下 );脾胃气虚加黄芪、党参 ;胃阴不足加沙参、麦冬 ;脾肾阳虚加附子、肉桂。灌肠治疗胃癌疼痛 30例 ,结果显效 1 0例、有效 1 7例、无效 3例 ,总有效率 90 %。 4 穴位离子导入法 此法结合现代电子技术 ,通过外部施加的电磁作用 ,增强药物的透皮量 ,因而药物作用发挥更充分 ,止痛效果更佳。 万冬桂等[2 1 ]将元胡、乳香、没药、丹参各 1 0 0 g ,徐长卿 1 50 g ,用 75%酒精浸泡所得药液加少量冰片及二甲基亚砜浸湿BG型电子止痛治疗仪的电极套 ,并将电极 (铜板 )套入其中 ,置于所选穴位上做中药离子导入。选穴 :胸痛取内关、膻中、阿是穴 ;腰腿痛取环跳、肾俞、阳陵泉、昆仑等穴 ;肩背痛取天宗、肩、阿是穴等 ;内脏痛取相应脏腑的俞、募、原穴 ;血瘀明显配血海、膈俞 ;痰凝配丰隆 ;气滞配行间或太冲。治疗癌性疼痛 1 8例 ,结果完全缓解 3例、中度缓解 1 2例、无效 3例 ,有效率为 84%。 5 问题与展望 中药外治法近年来广泛用于癌痛的治疗 ,且方法多样 ,往往在常规止痛西药无效的基础上施治 ,仍能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其止痛作用迅速 ,维持时间长 ,疗效可靠 ,基本无毒副作用 ,无依赖性、成瘾性 ,很多中药既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又有抗癌缩小瘤体作用 ,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力而延长生命。目前 ,癌痛治疗多限于单纯的疗效观察 ,且疗效标准很不统一 ,多数处于低水平的重复 ,缺乏前瞻性的全面严格的临床科研设计。药物剂型多为传统的膏药、散剂 ,透皮吸收效果差 ,影响药效的发挥 ,且临床使用很不方便。今后研究应设对照组观察 ,制定统一的疗效判断标准 ,加强对疼痛的辨证分型研究 ,引进现代新技术、新方法 ,从众多的外用止痛中药中筛选出疗效更确切、毒副作用更小的药理成份 ,制成方便临床使用 ,药物释放吸收性能好的剂型 ,加强药物制剂及其作用机理的基础研究 ,这对揭示外用中药的止痛机理 ,促进中药的现代化有深远义意。

肝癌治疗+止痛的偏方 活癞蛤蟆1只(去内脏),雄黄30克。将雄黄放入蛤蟆腹内,加温水少许捣成糊状(或共捣为糊状),敷在肝区最痛处,夏天敷6——8小时换1次,冬天可24小时换1次。本方来源于《新中医》1980.3期,功能解毒化瘀,散结止痛,适用于肝癌疼痛。 张海帆用癌痛宁(含生大黄、川黄柏、川黄连、苏木、三七、细辛、生马钱子各20 g,冰片 10 g,用75%酒精浸泡1周)湿敷疼痛部位,2~4h 次,Ⅱ~Ⅲ级疼痛用纱布蘸本品湿敷,4h1次,共治疗34例,结果完全缓解32例,部分缓解2例。Ⅰ~ Ⅱ级疼痛患者起效时间5 min,止痛时间为2~4h, Ⅲ级疼痛患者疼痛部分缓解时间为4h,总有效率达 100%。 自创止痛贴(原创)生川草乌各10,蜈蚣6条、炙马钱子10,元胡30,生半夏10,三七20,白僵蚕20,白附子20,川椒20,冰片10,研末黄酒调合局部外用。此方用于各种疼痛,因其成分有毒性药物起到一定的麻醉作用,所以外用时不宜面积过大。此方法我在临床中用于急性腰间盘突出,软组织损伤,颈椎间盘突出,网球肘、痛风等一些疼痛疾病效果极佳。我一位理疗师傅惯用的外用剂 【处方】生草乌30g 生川乌 15g 生南星15g 马钱子15g 虎杖10g 红花10g 莪术10g 乳香10g 没药10g 姜黄10g 赤芍10g 桂枝10g 丁香6g 细辛6g 冰片2g 粉碎成粗粉, 加75%乙醇1500g密封浸泡7天后备用 【主治】驱风除湿,软坚散结,消肿止痛,活血化瘀,通利经脉。用于急, 慢性扭,挫伤,风湿关节疼麻,骨质增生,冻疮及腰椎间盘脱出疼痛. 【用法】理疗推拿过程中配合运用;或与患者自己外用搽患处,每日3~4 次. 冰血止痛酊外用治疗癌性疼痛和各种常见疼痛恶性肿瘤疼痛和各种常见疼痛如:中、小手术后切口疼痛,痛风,带状疱疹疼痛,腰腿痛(骨质增生、腰肌劳损等),小面积烫伤疼痛等。组成:冰片50克,血竭5克,75%的酒精100毫升。把冰片,血竭倒入75%的酒精内,搅匀,使之成为超饱和之冰片酒精溶液。静置后冰片逐渐溶解于酒精中,放置备用。用法:有破口者涂周围,无破口者涂患处。可反复多次涂擦。疗效:涂药后止痛效果开始时间3—10分钟不等,10分钟后止痛效果明显,持续30分钟—2小时不等,对急性疼痛效果较佳,慢性者次之。轻度疼痛涂擦2—3次即可消失,重度疼痛可反复涂擦直至减轻或消失。无任何副作用。冰片具有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局部涂擦后有非常显著的清凉感,而对皮肤无刺激性 。【中药外用麻药擦剂】,一抹就不痛。而且,无过敏之忧。作用时间长达3—5个小时。 配方;蟾酥10,洋金花5克,薄荷脑10克,细辛【去根】10克,生川乌5克,生草乌5克,胡椒5克。促透皮剂—月桂氮酮10毫升。75度酒精250毫升。 制法;除氮酮外,一起精选,除尘,粉碎后装入瓶内,倒入酒精侵泡数日,每日摇晃一次。最后过篦。 用法;用棉签或小毛刷蘸取药液涂布术区,2–3遍。可短时间内见效。 专利配方,珍藏参考。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