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P61:根据五体与五脏的相应关系,观察形体的强弱状态,有助于了解脏腑
气血的盛衰。例如,心主血脉,面色荣润是心气充盛,气血调和的表现;
面色枯槁则属心血不足。肺主皮毛,皮肤荣润光泽是肺气充沛,营卫充盛
的表现;皮肤干枯,腠理疏松,则属肺气亏虚,营卫不足。脾主肌肉,肌
肉丰满坚实是脾胃之气旺盛,气血充足的表现;肌肉消瘦、无力,则属脾
胃气虚,气血不足。肝主筋,筋健运动灵活有力,是肝血充盛,血能荣筋
的表现;筋弱关节屈伸不利,则属肝血不足,筋失濡养。肾主骨,骨骼健
壮是肾气充盛,髓能养骨的表现;骨骼细弱,或有畸形,则属肾气不足,
发育不良。

P66:《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
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
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俯,筋
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意思是,头为
精明之府,患者如头部低垂,无力抬起,两目深陷,呆滞无光,是精气神
明将衰败的表现;背为胸中之府,患者如后背弯曲,两肩下垂,是心肺宗
气将衰惫的表现;腰为肾之府,患者如腰酸软疼痛不能转动,是肾中精气
将衰惫的表现;膝为筋之府,患者如两膝屈伸不利,行则俯身扶物,是肝
不养筋,筋将衰惫的表现;骨为髓之府,患者如不能久立,行则振摇不
稳,是髓不养骨,骨将衰惫的表现。“五府”的衰惫姿态皆是脏腑精气虚衰
的表现,多属病情较重,预后不良。

P74: (2)口疮 口腔内膜上出现黄白色如豆大、表浅的小溃疡点,周围红
晕,局部灼痛者,为口疮,《黄帝内经》也称为 “口糜”或 “口疡”。多因心
脾积热,或由阴虚火旺所致。若口疮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疮面色淡,疼
痛较轻,伴少气乏力,大便溏薄,舌淡嫩,脉虚等症者,多为中气不足所

人的身体里有一些总开关,治病养生都是在这些地方用力,所谓的”不传之秘”也尽在于此。曾经说过的”消气穴”太冲、”疏筋穴”阳陵泉、”强胃穴”足三里、”健脾穴”公孙、”腰痛穴”飞扬、”补血穴”劳宫、”补肾穴”太溪等,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身之大穴。但这些穴位书中已尽有记载,也算不得什么秘密。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一个书中很难找到的,但却是对以上诸症皆有疗效的养生之法–揉”地筋”。

关于”筋”,我再提供些其他的知识,您可参照着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调理。膝为”筋之府”(所以要经常跪着走以养筋),胆经的阳陵泉为”筋之会”(所以要常拨动以舒筋),脊椎督脉上有个”筋缩”(所以要多用掌根揉它以伸筋),膀胱经的膝下有个”承筋”(所以要多用拳峰点按以散筋),请记住,理筋即是调肝。而凡和”摇动””震颤””拘挛””强直””抽搐””火气””眩晕””抑郁”等有关的病症,都与肝经有关。

芷若:我发现了一个挺管用的小功法:平躺,曲膝,双膝轮流向左右倒,左右各算一下,每次大概做个200下。头一天做了,第二天就会感觉腰部很舒服,3天后感觉整个后背都是暖洋洋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