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财务资料

财务资料
所谓的利润其实就是指公司、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即收入-费用后的结果,它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利润通常包括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和营业利润等几部分。其中,投资净收益反映公司、企业投资活动的财务成果,是投资收益和投资损失相抵后的余额;营业利润是反映公司、企业营业活动的财务成果,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其公式为: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期间费用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毛利润
毛利润,通俗叫法叫毛利,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产品的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扣除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比如材料、人工)。其计算公式为:毛利润=销售额-产品成本(直接成本)
3、净利润
实际上大家听得最多的是纯利润这个叫法,这是净利润另一种通俗说法。但在财会等专业上一般都是采用净利润这个词来制作财务报表。净利润是指企业销售总额中,减去了直接分配的成本和间接分配的成本之后,公司的利润留存。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毛利润-不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或者是净利润=利润总和-直接分配的成本-不可直接分配。
由于不同行业的营业成本存在差异(营业成本主要包括购进原材料和直接生产的人工成本),制造业与贸易流通行业的毛利润通常较低,而服务业毛利润则相对较高。
通过毛利润可计算出毛利率 = 毛利润 /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营业收入。毛利率代表企业在直接生产过程中获得利润的能力。
可以说,毛利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高,控制成本的能力越强。但是对于不同规模与行业的企业,其毛利率的可比性并不强。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