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求医不如求己

金鸡独立——最简单有效的平衡健身法

方法很简单,只需将两眼微闭,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任意抬起一只脚,
试试能站立几分钟,注意关键是不能将眼睛睁开。

按摩穴位

P22 记住一点:按摩的穴位不敏感则无效。可能有三个原因:

  1. 穴位的位置找的不准确。
  2. 病症与选穴不符。
  3. 气血过于虚弱,无法传导到腿部穴位。

健身运动

P57: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很棒的健身运动。这个功法,动作简单,看似平常,但若是掌握了其中的心法要诀,那真是“补肾之峻猛,强身之迅捷,无出其右。”这是现年 86 岁,仍能以一敌五的太极拳名家,我的
恩师李宝良先生的养生密法。八年前,我有幸被恩师收为关门弟子,口传心授了一套老人家独创的养生绝学,真是受益无穷。不过师傅也再三叮嘱:医不叩门,道不轻传。不知今天被这 22 朵玫瑰引出的冲动,会不会遭到恩师的詈责。

  1. 功法动作: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宽,双臂上举伸直,在脑后交叉,此时小腹略向前倾,双手尽量向上伸直后压,所有力量、意念集中在腰椎。然后力量从腰椎发出,令两臂以最大弧度从脑后向身体两侧压下来,同时下蹲,两手最后在两膝间交叉,结束时意念集中在前脚掌 5 秒钟。脚后跟不可离地。(在两臂向两侧下压时,胳膊不使一点力量,完全是腰在用力)再站起时,前脚掌先用力,作为起动能量,紧接着将所有力量、意念,再次集中在腰椎,两腿不要用一点力量,向起站立。两手一直交叉,从胸前——直上头顶——到脑后。(站立过程中身体头脚在后,小腹向前,身体呈弓形)。
  2. 呼吸方法:身体下蹲的整个过程,呼气。身体向上站起的整个过程,吸气。在呼吸转接时,略屏息两秒钟。(最好用腹式呼吸法)练习多长时间,应根据个人体质,以不觉疲劳为宜。练后,很多人会觉腰酸,需要用两手攥空拳,轻轻捶打后腰。
  3. 反应:通常练两分钟就会浑身微汗,脚掌发热。有人会打嗝、放屁。至于长期效果,大家自己去感受吧,如出现腹痛,腰酸等不适症状,可按摩复溜、太溪穴,很快解决。如果再配合金鸡独立一起练,那就更妙了。有什么难的,还堪称是什么秘诀?许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叹!但这确是心法!就跟哥伦布能将鸡蛋立在桌上一样的简单。其实是一层纸,但对很多人来讲,永远是一座山。

美容秘方

P59:
我的美容秘方:
敲头与疏头:用十个手指肚,敲击整个头部,从前发际到后发际。反复敲击两分钟,然后用十个手指肚疏头两分钟,也是从前发际到后发际(一定不能用指甲)。头上的经络众多,有膀胱经、胆经、三焦经、胃经,穴位则有好几十个。敲、疏以后,通常可以看到满指油污,这是头皮内的污浊从穴位和毛孔排出了。如果想加强疗效,可以用手掌将两耳堵住,用双手食指和中指弹拨后脑,这在古书中叫做:鸣天鼓。最能怡神健脑。经过这番“推敲”,经络无阻,血管畅通,何愁头发不浓密乌黑呢?

打坐

P70:
意守丹田,打坐是最好的方式,但是要求你要有一个平和的心理状态。一个人要是心里很乱,就很难做到全神贯注和把意念完全集中在丹田上面。不过不要紧,我们还可以借助外力,把注意力吸引过来。在这里,我就向您介绍几种集中意念的方法,让您顺利地把气血引向丹田。

  1. 第一种:蹲行炼丹术
    • 这个也可以叫蹲步走,很简单,就是蹲下来,环抱住膝盖,然后一直往前走。请记住,做蹲行炼丹术的目的是让腰用力。换句话说,就是为了让腰“走”。当腰成了行走的原动力,气血才能不知不觉地聚集到小肚子处,您每天这样练一会儿,肚脐和腰的感觉就会非常舒服。
    • 蹲步走有哪些好处呢?由于用力的部分是在腰部,所以这个动作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锻炼中医所称的“肾之府”–腰。同时,蹲着走会把新鲜气血自然地引流到小腹部,肚子一会儿就热了。如果肚子里哪处要是有瘀血,这时候用手一按就能感觉到。另外,气血导引到这里之后,就会开始冲击修复病灶。所以,蹲步走对胃寒、便秘、前列腺疾病、妇科病、男科病等都有明显的改善功效。求医不如求己插图
  2. 第二种:搓手捂肚脐
    • 求医不如求己插图1
    • 如果您嫌蹲步走太麻烦,或者做了一段时间后感觉比较累,那您不妨休息一下,换一种方式。一般说来,不管是什么东西,人们单用一种的话,时间一长就会厌倦,甚至有一种疲劳感。但是两种以上的方法配合着使用,效果就会好得多。
    • 接下来要说的这个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把手搓热,然后放在肚脐眼上,这时,您会感受到一个热度。您什么都不用想。只要感知热度就行了。当您感知的时候,身体其他部位的气血自然就会奔向您所关注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您把手搓热以后,手就会和其他部位产生温差,这时一直想着热的地方,就能很轻松地导引气血。其实,不光是热的时候会这样,就是它冷
      了,气血也能冲那块地方去。只要你让这块部位的温度跟别处产生温差就行了。然后,您用意念一直守着它,气血就跟着过去了。
    •  
  3. 第三种:在肚子上放热水袋
    • 我们想明白了这个原理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地使用了。所以,不管是搓热了双手捂肚脐,还是用别的造成温差的方法,都只是一个外在的形式,最终都是为了把注意力成功地吸引到丹田部位。我给大家介绍的第三个方法就是这么推导出来的。您要是嫌蹲步走或者搓手掌太麻烦,可以直接在肚子上面搁一个暖水袋,然后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上面,这样里面的气血就会自己动了,就这么简单
  4. 第四种:多种组合术
    • 很多人都觉得双盘是判断一个人能否把打坐坚持下来的一个标准,有些人不能做到,就觉得很遗憾。其实,不能做到双盘,最大的障碍通常是膝盖不能放平,硬盘的话会膝盖痛。这时候,您完全可以先用跪膝法来迅速缓解膝痛,从而完成双盘。求医不如求己插图2
    • 其实,这也是导引气血到丹田的一个方法,完成后,再配合蹲步走的话,会觉得更舒服,效果也更加明显。生活中,很多人膝盖痛并不是膝盖缺血,而是肠胃从一开始就存在问题。如果您能够通过练习这些方法让新鲜气血冲击肠胃,并引到丹田,那您就迈出了走向强壮的第一步。求医不如求己插图3
    • 此外,如果我们又能把意念导引法和其他很多方法结合起来,效果还会更好。比如说,您今天有些不舒服,单用嗅玫瑰导引术(腹式呼吸法)来安心宁神,效果不是很明显,那就可以尝试一下蹲步走。这种交叉法甚至可以扩大到中医的六大法以及别的锻炼方式里,这样,每个人都能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当时的情境来选择进行任意组合,看哪几种方法更适合自己。这些都是快速获取心药的途径。
    • 1
    •  
  5. 2

点破玄机的妙笔——导引法

前面介绍过,中医常用六大法门:砭、针、灸、药、按跷、导引。其中的导引之法,是集前五法之大成,只需调节经络的升降顺逆,因势利导,以强济
95
弱,便可将体内多余之能量,转移到气血虚弱之部位,而无需白白泻掉。肆虐之洪水,反成发电之动能,岂不快哉。通常我们有了胃火便吃“牛黄清胃丸”来泻胃火,有了肝火便吃“龙胆泻肝丸”来泻肝火,心火盛吃“导赤丹”,肺火盛吃“抑火丸”。似乎一“上火”便必须要泻,顺理成章。其实,“邪火”也是一种身体的能量,也是要耗费人体的大量气血来推动运行。如果人身体五脏之间的气血是平衡谐调的,便不会产生某脏偏旺上火的情况,因为五脏的功能既相互推动,又相互制约,如果某脏腑气血偏旺,必然同时会有脏腑气血虚弱,导引法就是将那些气血过盛脏腑的多余能量转化到气血衰弱的脏腑身上。这种自身的转化,没有能量的浪费,是人体无污染的绿色能源。
金庸——金大侠曾在他的多部作品中,有过类似导引法的描写,“有人练功走火入魔,疯狂难以自制,这时,只要有个大师级的人物,点上几个要穴,再略加推按,只需片刻,那人便会转危为安,狂燥顿消”这种描述绝非空穴来风。也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武林绝学,只要知其扼要,您何尝不可以小试牛刀呢?
这里面运用的是中医的五行学说,此一学说,既是中医的入门基石,又是登堂入室的捷径。可越是好东西,越是广遭非议,少人参悟。现在竟成了某些人诋毁中医理论的佐证。嗤之为最不科学的封建残渣。就连很多中医院校的教授、讲师对此理论都将信将疑,因为不知如何应用,面对学生的提问,闪烁其辞,左顾而言他,所以从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极少能有对五行学说有深刻感悟的,以至于导引法几近失传。
下面举两个简单的导引法,让朋友们大概了解一下。若意犹未尽。可自行去参研五行之法好了。
邻居大姐50多岁,常年抑郁不舒,总想大哭一场,腹胀但能食,诊其脉,胃旺肝虚,右肾亦强。常气胀至腋下。取大肠经“二间穴”,只揉两分钟,便肚中肠鸣,连放响屁,腹内顿觉舒爽,胸中畅快。“二间穴”为大肠经“荥水”穴,大肠为金,取此穴“泻金补水”,泻金则金不克木,补水则水能生木,且泻金即是泻胃土,使土不侮木,诸法皆护持肝木,使肝气调达,气郁之症随屁而解。
朋友,男,46岁,突然头痛欲裂,服止痛药无效,找我急救,摸其脉,心脉旺,脾脉虚,正是“牛黄清心丸”的主症,“牛黄清心丸”泻心火而转生脾土,取五行中“火生土”之意。一药而两治,能量转化而不耗费,真不愧深谙导引玄机之妙方。但当时手中无药,“诸穴既是诸药”随手拈来,先按摩整条心经,以泻心火,然后点掐神门穴(输土穴),泻心火而转生脾土。同样是“火生土”。但深知心火旺,脾虚,脾经必“虚不受补”,所以先点按脾经之大都穴(荥火穴),以便和心经顺接。然后点按脾经太白穴(输土穴)将心经之能量储藏于脾。此导引过程既告完成。前后五分钟,朋友头痛尽消,恍如做梦一般。治疗过程,没有揉任何头部和其他经穴。
导引术手法极为简单,就是寻常的点穴按摩,但病因必须明确,五行必须
96
通晓才好应用。倘若此法精熟于心,那么治病真的就如顺水推舟,庖丁解牛一般了。但此术医理庞博,我也只是略窥一斑,抛砖引玉而已。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好东西,实在太多太多。每当从《黄帝内经》等典藉中,学了个一招半势,应用的得心应手,就不禁心生无限感激之情,真要向苍天叩几个响头,以遥拜先知大德的在天之灵。难道我们竟要将家中的财宝,视如垃圾,弃如敝屣。用手里的茶盅去估算大海的深浅,用裁缝的皮尺去测量天空的高低。在无限的宇宙里画地为牢,打造铁窗,让人们都隔窗而望。并美其名曰为科学的视野。如果科学真是如此的浅薄,我们不要也罢。
丰盛的美味,需要宽大的盘子。如果没有一颗无限包容的心,我们如何去承载苍天的博大厚赠?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伤寒论》,便是其中的美味珍馐。等哪天有空,一定和大家一起品尝。
另外出版社欲将我博客中的一些文章和平常的讲稿编辑成书,可暂时没有比较满意的书名,如果网友们有兴趣参与,可帮我想想书名,在此先谢了!
2006-12-11 07:20:18

引血下行“三部曲”

一、推腹法(参见《求医不如求己》P86~P88)。腹部的“三浊”(浊气、浊水、宿便)如果不及时排出的话,气血就难以运行到下肢去,下肢就会由于缺血而出现膝痛、水肿、伤口不愈等很多病症,所以推腹是引血下行的第一步。

二、跪膝法。这是个引血下行的绝妙方法。气血不易一下子引到脚底,那就先引到膝盖,膝盖气血充足,离脚底也就不远了。在一个不太软的床上或在地毯上,跪着行走,气血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膝盖,膝盖由于新鲜血液的供养,而使寒气可散,积液可消,肿痛可化。但有人膝盖有伤痛,那就先在较软的床上跪着不动,逐渐缓缓运动,很快就会适应的,那时膝盖也就不痛了。

三、金鸡独立。做完了跪膝法,再练金鸡独立,您会突然发现可以闭着眼睛站更长时间了。这是由于跪膝法已经把大量的气血引到下肢了,下肢有力了,当然脚也就站得更稳了。用金鸡独立可以引气血把脚上6条经络(肝、胆、脾、胃、肾、膀胱)的原穴冲开,这样,气血才会运行得更加持久有力。那时,什么关节炎、高血压、糖尿足(一种因足部缺血而需截肢的病症),就都与您无缘了。 以上“三部曲”方法很简单,适应症也极为广泛,腹胀的人、头痛的人、脚寒的人,失眠的人,都可试用;另外心情烦躁、焦虑不安的人,练完此三部曲,就会觉得心里平静,头脑清晰。
如果在跪着走的时候,同时敲打一下左侧心包经,那么效果就会更佳。有高血压的朋友,再点揉一下肺经的尺泽穴,您会立刻感到头脑清明。 年纪大的父母就是老小孩,有时我们要学着哄着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未来的美好,帮助他们找回年轻的感觉,这样他们就真的会年轻了。

万能功法

有人说了,用了你的方法,不管用呀,怎么办呢? 还有人说,我的病你的书上没写着,所以我无从下手呀! 那我就再告诉您一招万能功法,基本上适合于大多数病患的防治。如果您想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却不知从何下手的话,打通督脉和膀胱经就是一个最好的捷径。有人马上会问,怎么打通呀?其实,我真希望您先思考一下,再问。有人说:郑老师,不要保守嘛,还是和盘托出吧! 其实,仓库的钥匙都给您了,还怕您拿走些小玩艺儿不成?只怕您拿在手里,还是不知如何使用。

让痘痘昙花一现

痘痘其实是体内的痰浊,随血液在周身流动,由于头面没有排毒的出口,只好从皮肤里拱出来了,在脸上形成痘痘。 治痘痘有两件法宝,一要健壮脾胃,消除生痰之源,二要打通经络,给湿毒以出路。 有痘痘的俊男靓女很多。这一点点的瑕疵,给追求完美生活的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烦恼。本来长了挺漂亮的一张脸,却由于满脸痘痘而导致自卑心理的人比比皆是。其实,只要认清了痘痘的本质,那么它们就犹如昙花一现,不会伴随我们太久的。
痘痘其实是体内的痰浊。饮食入胃,消化后本来应成为气血,供养全身,可由于脾胃虚弱,进入肠胃的食物没有全部化成气血,而有一部分变成痰湿了。这污浊的痰湿也随血液在周身流动,肝火旺,脾气急的人,痰湿会随火气而上于头面。由于头面没有排毒的出口,只好从皮肤里拱出来了,在脸上形成痘痘。大家通常认为是自己上火了,于是找些祛火的中药来吃,但祛火的
中国医网健康电子书 免费阅读下载:http://www.54md.com/book/
中国医网 www.54md.com
药,通常都是寒凉伤脾的。脾胃本来就虚弱,再用寒凉攻伐,岂不是愈加地虚弱了?所以祛痘痘就要先祛痰湿,祛痰湿就要先健脾胃。“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健则痰湿自消。山药薏米芡实粥,健脾胃,生气血,平和持久;参苓白术丸,化痰涎,祛湿浊,无出其右。 可有些人肝旺脾虚,肝火不祛,则脾虚难补,如有的女士通常月经不调,痛经强烈;有的男士则脾气急躁,夜卧流涎。这时可试用加味逍遥丸,祛肝火又健脾,但虚寒怕冷,不喜饮水的人又大不相宜,可改用逍遥丸,解郁舒肝,又无寒凉之患。其实,若不想吃药,可以敲带脉或者推腹以舒肝健脾,同时揉“消气穴”阳陵泉以顺气消痰。 前几日,一位二十五岁左右的女士找到我,说自觉胸闷气短,便吃了补中益气丸。我为其把脉,见其心肺脉俱弱,肝脾脉郁结,用补中益气丸以提升中气,并无不妥。但她说,吃完此药,除了每天打嗝增多以外,脸上的痘痘也跟着多起来。她问我是不是上火了?我说,“补中益气丸”增强了气血运行之力,本想把血液中的痰湿赶快运出去,但是排毒的经络堵塞了,只好病走熟路,从原来出痘痘的地方再出了。不过没关系,咱们正好借助药力,给痘痘找个出路。于是我按摩了一下她的肩膀,发现肩膀僵硬,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都很痛。她告诉我,她月经不调,有些便秘,失眠多梦。我为她刮了一下这3条经从脖子到肩膀的位置,出的痧又紫又多。第三天碰到她时,她脸上的痘痘已经明显小了下去。她说,刮完痧当晚睡得非常香甜,第二天大便也非常通畅,感觉浑身都轻松了。我告诉她,治痘痘有两件法宝,一要健壮脾胃,消除生痰之源,二要打通经络,给湿毒以出路

拿什么来拯救自己: 痘痘其实就是你身体里的毒素超过了排泄的能力,身体只好安排皮肤这个排毒通道加点儿班,也就是把毒素暂时运送到皮肤的某些地方堆积。造成长痘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身体素质整体下降,解毒、排毒器官功能下降,比如肝、肾衰弱,身体的整体垃圾运输能力不堪重负;第二是身体进口控制不严,进入身体的垃圾、毒素太多。

治疗一切慢性病的关键就是健脾

在中医理论中,脾的功能非常巨大,被称为是”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运用健脾的方法,可以迅速增长人体的气血,为防病治病储备了能量。当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地生成,并供应到全身各处,疾病便无藏身之地。因为治愈疾病的过程,就是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的过程。脾正具备了生成气血和运送气血两大功效。此外,脾还可以调控人体水液的代谢,如果人体水液代谢失常,体内就会有湿浊生成,而湿浊正是许多疾病滋生的土壤。所以说,治疗一切慢性病的关键,就是让脾强壮起来。 在饮食上,我们已经知道了健脾最快的是山药薏米芡实粥、红枣、牛肉、四季豆。另外我们还可选中成药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此外,还可以随时随地按摩我们的脾经,这条经有许多非常有用的穴位,有的增长气血,有的善祛湿浊,有的专除腹胀,有的开胃消食,有的调经止痛,有的祛风止痒。脾经起于大脚趾端隐白穴,止于腋下侧肋大包穴,左右各21个穴。下面咱们就把主要的穴位一一道来。 隐白(井木穴):在足大趾趾甲根的内侧角。脾统血,肝藏血,此穴最善止血。像子宫出血、月经过多、崩漏等,都可选用此穴。通常可用艾条或香烟灸一灸,在穴位上距皮肤1~2厘米处,灸至
中国医网健康电子书 免费阅读下载:http://www.54md.com/book/
中国医网 www.54md.com
皮肤发红为度。此法还可治疗小儿因肚子不舒服引起的夜啼不止,但要注意灸的时间要短些,以免起泡。常揉此处还可防止流鼻血,对过敏性鼻炎也有辅助疗效。 大都(荥火穴):在足大趾本节后内侧陷中,善治脾虚大便无力,心中有火不欲食,以及缺钙引起的腰痛、腿抽筋等。 太白穴(俞土穴):”太白”为古代星宿之名,传说此星有平定战乱、利国安邦之能。此穴为健脾要穴,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等;并有双向调节作用,如揉此穴腹泻可止,便秘可通;另外点揉太白穴还可调控血糖指数,高者可降,低者可升。 公孙穴(脾经络穴):公孙的含义为”脾居中土,灌溉四旁,有中央黄帝,位临四方的意义,黄帝姓公孙,故以此为名”(《中医杂志》1962年第11期《概述腧穴的命名》)。这个命名言简意赅,正道出了公孙穴运通十二经,将脏腑气血灌注四肢末端的微言大义。此穴为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冲脉为妇科主脉,所以公孙是治疗妇科诸症的要穴,如痛经,不孕,崩漏。此穴是脾经络穴,脾胃相表里,所以一穴可治脾胃两经之病。所以胃痛、胃胀、胃下垂,都可按公孙取效。就连胃经头痛(眉棱骨痛),揉此穴也有很好的效果,所以真要感谢”公孙黄帝”对子孙的厚爱。此穴还能治高血压、手麻、腰痛,真是无微不至,若配以心包经内关穴同时使用,效果更佳。 血海穴:屈膝,在髌骨内上缘2寸。男子以气为根,女子以血为本,血海穴是妇科最常用穴位之一,能通治各种与血有关的疾病,不管是出血,瘀血,还是贫血,血不下行,都可选用此穴。此穴还有一特殊功效,专能止痒,取艾条或香烟灸此穴2分钟,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脾经其他的穴位,也都身怀绝技,三阴交是生殖病专穴,地机穴是糖尿病必选,阴陵泉专祛湿毒,商丘穴最善消炎。我们身上,真是百药俱全。 如果我们没有优越的先天遗传,我们也无需抱怨,毕竟大自然还同时给了我们”五彩娲石”以补天。也许这正是我们的生命历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