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
- 
							 
		
- Articles coming soon
 
 - 
							 
		
- 《专业投机原理》
 - 《别跟着我坐庄》
 - 《华尔街写真》 [美]希拉里·戴维斯 著 曹德俊 付涛 肖荣 张放 译
 - 《善战者》《股市庄家实战操盘释密》
 - 《大赢家:一个职业炒手的炒股笔记》作者:俞天白
 - 《期货男人》作者:郑友林
 - 《经济数学模型化过程分析》
 - 《财经》杂志:老虎基金是怎样袭击香港的?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法]古斯塔夫勒庞
 - 24个基本指标精粹讲解
 - 4个行业,投资容易赚钱
 - 一个常人无法感受到的交易者心路历程
 - 上市公司公告解读
 - 专业投机原理
 - 专业投机智慧
 - 专业操盘手
 - 中线的思考(1)——行业周期,极端重要
 - 在不确定的世界
 - 坐庄的原理
 - 如何估计现金流
 - 寂寞的技术派(电子版增刊-序)
 - 最全面人民币升值对行业影响
 - 期货历史故事
 - 江恩理论--金融走势分析
 - 知乎上40个有趣回复,很精辟
 - 经济增长理论
 - 股票交易词汇中英对照
 - 血雨腥风股市众生相:股殇
 - 资金管理(对跟随型的投机者的参考)
 - 资金运作秘笈5万-20万资金运作模式
 - 转贴一篇关于美国股市投资策略长期实证研究的文章
 - 选股绝招
 - 选股绝招与股市宝典
 - 显示剩余文章18 折叠文章
 
 
 -                 
		
医学
- 
							 
		
- 000-神农本草经
 - 001-吴普本草
 - 002-本草经集注
 - 004-食疗本草
 - 009-饮膳正要
 - 011-本草品汇精要
 - 051-千金翼方
 - 068-瑞竹堂经验方
 - 112-经验奇方
 - 119-济世神验良方
 - 234-少林真传伤科秘方
 - 235-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 250-奇经八脉考
 - 257-症因脉治
 - 261-脉确
 - 266-诊脉三十二辨
 - 297-针灸易学
 - 309-子午流注针经
 - 336-推拿抉微
 - 347-经穴汇解
 - 348-经络全书
 - 349-经络考
 - 350-经络汇编
 - 355-灵枢经脉翼
 - 375-上池杂说
 - 414-医学读书记
 - 421-八十一难经
 - 447-难经正义
 - 448-素问识
 - 450-难经经释
 - 451-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 454-难经集注
 - 456-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457-伤寒论
 - 458-伤寒捷诀
 - 459-伤寒总病论
 - 461-注解伤寒论
 - 462-伤寒九十论
 - 463-伤寒百证歌
 - 464-伤寒发微论
 - 483-伤寒论类方
 - 490-伤寒舌鉴
 - 503-脉诀
 - 504-脉经
 - 508-三指禅
 - 509-湿热病篇
 - 510-形色外诊简摩
 - 512-脉理求真
 - 513-脉诀刊误
 - 514-脉诀汇辨
 - 517-望诊遵经
 - 518-诊宗三昧
 - 521-察舌辨症新法
 - 523-千金食治
 - 531-运气要诀
 - 533-食疗方
 - 534-心医集
 - 539-陆地仙经
 - 545-达摩洗髓易筋经
 - 547-养生秘旨
 - 548-养生导引法
 - 550-养生导引秘籍
 - 553-寿世青编
 - 554-养生类要
 - 555-饮食须知
 - 563-此事难知
 - 589-古今名医汇粹
 - 592-医学三字经
 - 595-医学实在易
 - 596-医学摘粹
 - 601-医学心悟
 - 614-脾胃论
 - 620-推求师意
 - 641-医理真传
 - 647-万病回春
 - 658-医学传心录
 - 667-医验随笔
 - 672-经方实验录
 - 687-经穴秘密
 - 688-十四经发挥
 - 689-百家针灸歌赋
 - 690-黄帝内经十二经脉秘与应用
 - 691-中国民间刺血术(节选)
 - 694-推逢寤语 医林琐语
 - 694-推逢寤语 医林琐语
 - 695-医中一得 医医十病
 - 698-脉诀阐微 脉学阐微
 - 699-名老中医之路
 - 700.李培生老中医经验集
 - 显示剩余文章74 折叠文章
 
 - 
							 
		
- Articles coming soon
 
 
 -                 
		
儒家
 -                 
		
佛学
 -                 
		
道藏
 -                 
		
哲学
 -                 
		
修行
 -                 
		
读书笔记
 -                 
		
养身
 -                 
		
其他
 -                 
		
文学
 -                 
		
编程
- 
							 			
 - 
							 
		
- Articles coming soon
 
 
 -                 
		
茶
- 
							 			
- 
						 
		
- Articles coming soon
 
 
 - 
						 
		
 
 - 
							 			
 -                 
		
体育
 -                 
		
礼仪
 
十善业
 十善业包括: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或称十善业道。
一、不杀生而慈心于仁
  ——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之生命,名为不杀生。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勿残杀加 害。因为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释尊以平等慈悲教义,为被杀害的众生呼援,指示众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杀。而孟子也曾说:“闻其声,不忍食其 肉。”他不言佛性,也是出于仁爱,而怜悯被杀害的众生。由此看来,能慈心于仁,无杀害生灵,生命界则可尽其天然,争斗仇恨的事,便可消灭,天下岂不太平?
二、不偷盗而义利节用
  ——偷谓诈骗潜窃,盗谓强劫豪夺。不偷窃强夺人家的财物,叫做不偷盗。因为一切事物,主权转移, 必依正义,不与取而取,非分取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能资生活而遂欲望叫做“利”,致利于合宜叫做“义”。知利己而须利人,利人即利己,自利利 他,叫做“义利”。人人行义利,节俭日用,奉养父母,维持家庭生活,乐其天伦,与朋友金钱往来而能守慎,则无偷盗之事发生,社会既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 得到幸福。
三、不邪淫而贞良守礼
  ——即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苟合淫欲,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间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亦即组织家庭之后,夫妇须相敬如宾,不有其他淫乱行为,便能和睦相处,成为美满家庭。
四、不妄语而诚实无欺
  ——以术愚人,以言诈人,喜说谎话,是说不是,不是说是,叫做妄语。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的话。如能远离妄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则父母、兄弟、亲属、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触,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道。
五、不两舌而无争是非
  ——不两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业,常有两舌之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两舌灾祸,可导致无风生浪,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苟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岂有是非之争端?
六、不恶口而出言慈和
  ——不恶口即是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及不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常人多患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
七、不绮语而言说有礼
  ——所谓绮语,即花言巧语,轻浮无礼,说不正经的话,导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为 取乐,都叫做绮语。说此绮语者,不惟无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业报所在,死堕恶道,生而为人,永遭轻贱。故要说合于礼仪,不乖违真实的正经话,便叫做不绮 语。如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也必为人敬仰。
八、不悭贪而慈心舍施
  ——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但欲归我,叫做“贪”。悭贪的人追求财、色、 名、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会造出种种罪业,故要远离悭贪,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把谋生得宜的钱财,用以奉养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费 用外,对于贫病孤苦者,能给与同情慈济,或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即是慈心舍施,经云:“能舍施者,可得富贵。”但不可有贪,佛陀说“贪多业亦多,取少业亦 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人生因贪而受苦,因贪而违法乱纪,危害他人社会,佛教乃劝人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
九、不嗔恚而慈忍积福
  ——嗔恚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甚至脾气爆发,可导致杀害灾祸。常人说:“火烧功德 林”,这话是说一个人无论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发,动怒于人,以至动武打斗,发生种种不幸,因此曾做过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烧得净光。故要以慈悲容忍对治 嗔恚,即所谓“忍字上面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能忍得住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故要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远离嗔恚过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 他大事业。
十、不愚痴而多闻增智
  ——愚痴是无明,迷昧,没有智慧,对事理无所明了,不能辨别是非,不信因果法则,固执邪见,无正见正信,胡作乱为。如能接受佛陀教育,增进智慧,便可导入正见,做个事理明白的善人。佛经说,修般若慧以对治愚痴,使令远离邪见,是名不愚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