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五章,解析《阿含经》成书过程、根本教义(如四谛、十二因缘)、寓言智慧、佛陀时代社会风貌及佛法实践应用。通过图表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将抽象概念视觉化,降低佛学典籍阅读门槛。附录含《四阿含经》原文节选,便于对照理解。作为"图解经典"丛书之一,该书以图文互释形式普及佛教思想,定位大众读物。
内容简介
释迦牟尼入灭后,弟子们觉得导师已去,茫然无归。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认为此时应结集法藏,使佛法住世,利益众生。于是,他请阿阇世王为施主,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五峰之最高者毗婆罗山侧的毕波罗窟开始结集。参加者为已证阿罗汉果的五百比丘,以迦叶为上首,其中多闻第一的阿难结集经藏,所集者就是《阿含经》。随着佛教的不断传播,作为佛教最原始的经典《阿含经》也随之传向各地。北传佛教将《阿含经》分为《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称之为《四阿含》。南传佛教则将《阿含经》分为《长部》《中部》《杂部》《增一部》和《小部》五部。
本书以北传《四阿含》为蓝本,参考南传五部,将《阿含经》分为五章,包含有《阿含经》的成书过程、原汁原味的佛法、故事中的教说、佛陀在世时古印度的状况、佛法在俗世中的作用。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图解”编辑手法,可以让您的阅读变为一场轻松愉快之旅。
作者简介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54.13 MB 文件大加载慢,请耐心等待!
本书下载(PDF版本)
捐助 1.80元 可下载此资源!立即捐助 【捐助用于支付网站稳定运行所需服务器、宽带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