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十三经》选录以大乘经典为主,因小乘佛教自魏晋后日渐式微,大乘佛教融合魏晋玄学与儒家心性学说成为中国佛教主体。 [1]《楞严经》以如来藏思想为核心,构建佛性论、心性论与修行论统一体系,提出“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三种相续”等理论,被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吸收阐释。 [6-7]书中部分经文附有简注,注释深度较浅,建议配合专业注疏使用。

内容简介

佛教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就其历史发展、思想内容说,有大乘、小乘之分。《佛教十三经》所收录之经典,除了《四十二章经》外,多为大乘经典。此中之缘由,盖因佛法之东渐,虽是大小二乘兼传,但是,小乘佛教在传人中国之后,始终成不了气候,且自魏晋以降,更是日趋式微;直到十三世纪以后,才有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云南一带的流传,且范围十分有限。与此相反,大乘佛教自传人中土后,先依傍魏晋玄学,后融汇儒家的人性、心性学说而蔚为大宗,成为与儒道二教鼎足而三、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着巨大影响的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既然中国佛教的主体在大乘,《佛教十三经》所收录的佛经自然以大乘经典为主。

作者简介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14.53 MB    文件大加载慢,请耐心等待!

本书下载(PDF版本)

捐助 1.80元 可下载此资源!立即捐助 【捐助用于支付网站稳定运行所需服务器、宽带的费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