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与反驳》卡尔.波普尔

《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是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63年。
该书是由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章和讲演组成的,除导论《论知识和无知的来源》外,分“猜想”和“反驳”两部分,这两部分又各分十章。全书围绕着知识通过猜想与反驳,不断清除错误而增长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广泛涉猎知识论、科学论、真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史和社会科学史等领域。 [1]
该书是作者阐述其批判理性主义方法论的主要著作,认为科学开始于问题,即理论由证伪暴露出问题;从灵感出发,提出各种大胆的猜测,形成科学理论,然后对各种理论进行检验,从观察和实验中达到逼真度较高的新理论。新理论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证伪,又出现新问题。该书从哲学理论和丰富的科学历史材料证明这个理论,对为什么“证实”不能解决问题而必须以“证伪”代替也作了充分说明,对科学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内容简介

《猜想与反驳》围绕着知识通过猜想与反驳、不断清除错误而增长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广泛涉猎知识论、科学论、真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史和社会科学史等领域。 [3]
该书是作者一系列演讲和论文的汇编。作者在序言中指出,这些演讲和论文“都论及一个十分简单的论题,即我们能够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它们形成了一个关于知识及其增长的理论”。
该书分为三大部分:导论、猜想、反驳。在导论中,波普指出,古典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都是错误的,无论观察还是理性都不是知识的源泉。因为“我们的知识有各种各样的源泉;但没有一种源泉有权威性。”真正的认识论问题不是关于知识源泉问题,而是知识的正确性、即是否同事实相一致的问题。知识的进步在于批判地考察那些大胆的猜想。猜想与反驳两大部分分别由十篇论文和演讲组成。在这些论文和演讲中,波普从哲学史和科学史的大量材料出发,全面的阐述了他的科学哲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现的方法,即猜想—反驳方法论。

作者简介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1902—1994年),英国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928年获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次年取得任中学数学和物理教师的资格,1933年出版《研究的逻辑》后,波普尔名声大振,1936年应聘前往新西兰坎特博雷大学任教。1945年先受聘为伦敦大学讲师,翌年赴伦敦经济学院工作,1948年升为伦敦大学教授,不久出任伦敦经济学院哲学、逻辑与科学方法系主任,后加入英国籍,获爵士称号,当选为英国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70年退休。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2.14 MB

本书下载(PDF版本)

捐助 0.80元 可下载此资源!立即捐助 【捐助用于支付网站稳定运行所需服务器、宽带的费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