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琳达·格拉顿 安德鲁·斯科特
《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是英国学者琳达·格拉顿与安德鲁·斯科特合著的社会学著作,2018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引进中国。该书基于全球人均寿命持续延长的社会背景,探讨个体和社会如何应对长寿时代的系统性变革 [1]。
全书批判传统“教育-工作-退休”三阶段人生模式,提出多阶段人生框架,强调终身学习与技能重塑的重要性。作者从财务规划、职业转型及人际关系等维度分析,主张通过积累创造力、共情力等无形资产应对人工智能挑战。书中还剖析长寿引发的社会议题: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加剧代际不平等,零工经济与智慧城市兴起推动组织形态转型,家庭代际关系与政策框架需重构以适应跨龄协作 [1-2]。建议政府与企业调整教育、社保及工作制度,建立更灵活的社会
内容简介
我们都将活到100岁,长寿时代,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要怎么办!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多大年纪,都必须面对这个基本事实:21世纪初出生的人有一半的概率活到100岁,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真,发展中国家也正迎面赶上。这就是长寿时代。如果我们以为长寿时代只是意味着老龄化、延迟退休、养老金缺口和劳动力短缺,那我们的视野仍然是流于表面。长寿时代带来的变革远超出我们想象之外: [1]
过去的受教育—工作—退休三阶段人生模式已不再适用;
劳动力市场中空化会进一步导致贫富差距;
更复杂的家庭结构和变化的代际关系会出现;
新一轮产业变革,生物工程、计算机采集和碳替代会成为巨型产业;
员工更少但通常更专业的企业组成的生态系统将成为增长点;
智慧城市和零工经济兴起,工作和办公场所分离;
个人对灵活性和多样选择的渴望,将压倒公司对体制和可预测性的需求;
跨龄友谊将成为常态,老人不再是一个老无所依的“独立王国”…… [1]
面对这一切变革,我们做人生决定所参照的榜样和我们自身的人生经验都不足以应付这个长寿时代,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人生模式:
三阶段人生变成多阶段人生,夹杂若干个过渡期;
再创造比娱乐更重要,闲暇时间用来构建自己的无形资产;
培养自己在创造、共情和问题解决、自由往来等比机器人更具优势的领域,那正是未来产生高薪岗位的领域;
喜欢老一套的、可预测的企业在人力资源和经营模式上必须全面变革;
政府的关注点要从社保扩大到全方位的教育、婚姻、工作时间及更广泛的社会安排上
作者简介
作者:琳达·格拉顿(Lynda Gratton),伦敦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为MBA学生讲述关于未来工作和人力资源策略执行计划的课程。出版了9本著作,并在《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和《哈佛商业评论》等媒体发表多篇文章。 [1]
安德鲁·斯科特(Andrew Scott),伦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牛津大学万灵学院和欧盟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教于哈佛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还曾任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学顾问,以及英国金融服务局的非执行董事。 [1]
译者:吴奕俊,硕士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任教于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译有《习惯的力量》《敦刻尔克》《巴黎,巴黎》《宽容》《46亿年的地球物语》等著作。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2.72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