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忘忧清乐集》薮集围棋理论著作三篇:张拟的《棋经十三篇》、刘仲甫的《棋诀》以及张靖的《论棋诀要杂说》;这些围棋理论著述无不是中国围棋史上最早刊载的珍贵资料。
作者简介
李逸民,是宋代棋坛一代宗师,曾被钦点为翰林院棋待诏。“棋待诏”这一职务始于唐玄宗,宋代沿袭唐制;且宋代对围棋的喜爱,之于前朝历代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宋代上层权贵对围棋都极为喜爱和推崇,从开国皇帝宋太祖、太宗直到徽宗皇帝,都对围棋情有独衷;“上若好之,下必甚焉”,在他们的积极倡导之下,宋代围棋活动极为普遍,老妪山翁、贩夫走卒皆可对弈,并涌现出了以一代棋坛宗师刘仲甫、李逸民为代表的大批杰出国手,宋代也成为了第一个围棋圣朝。李逸民便是用他的《忘忧清乐集》为我们记录了这一盛况。
宋版珍宝
《忘忧清乐集》由于其影响深远,成书后历代多有刊刻。原宋版《忘忧清乐集》现珍藏于国家图书馆,不分卷,内分上、中、下;内版高六寸二厘许、宽八寸三厘许;每页二十行,行十八至二十五字不等;白口,双边双鱼尾;皮纸印造,字体优美,天工巧夺。
此书最早着录于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四杂艺类。元朝马端临《文献通考》,亦着录了此书。明代藏书家叶盛的《绿竹堂书目》及杨士奇的《文渊堂书目》也均有收录。清嘉庆年间,此书一度藏于顾耐试饮堂,后为黄丕烈所得,视为珠玑,供如尺壁,曾专门为此作跋。清末,此书经辗转落入常熟人瞿士良之手,解放后,其后人将此书献于国家。
简介
本书是我国现存古代棋谱中年代最早的一部著作,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件珍品。这本书,成书于南宋初期,距今已经八百多年。书中收录了《棋经十三篇》等理论著作,汇集了北宋和北宋以前的棋谱、棋势一百多局(个),是研究和了解古代棋艺发展的重要文献。
《忘忧清乐集》 [3]无封面、目录,一开始就是《棋经十三篇》。《棋经十三篇》是围棋史上影响最大的棋著,是围棋理论的经典,为历来的棋家所推崇。《棋经十三篇》流传至今版本很多文字各有差异。《棋经十三篇》题为“皇祜中张学士拟 撰”,皇褚是宋仁宗年号,公元1049一1054年,比李逸民作棋待诏早约五六十年。“我朝善弈显名天下者,昔年待诏老刘宗,今日刘仲甫、杨中隐,以至王琬、孙优、郭范、李百祥辈,人人皆能颂此十三篇”。对《忘忧清乐集》来说,《棋经十三篇》可以说就是当代的作品,就是原本,相比其他流传至今的本子几经翻印、传抄可能带来的偏差,应是最可信的。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31.45 MB 文件大加载慢,若等不急请直接下载!
本书PDF版本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