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邀之作:拉金随笔》菲利普·拉金

《应邀之作:拉金随笔》是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1922-1985)的作品集,中文版由李晖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21年6月出版 [1-2] [4] [6]。该书收录作者1955年至1982年间应报刊、杂志邀约撰写的50余篇随笔、杂文、书评及乐评,包括《吉尔》序言、《巴黎评论》访谈等章节 [1-2] [4-5]。
全书探讨文学创作、诗歌理念及艺术审美 [1] [3] [7]。书中《愉悦原则》提出诗歌创作三阶段理论,《寻常文字》阐述诗歌应源于个人体验的主张 [8]。菲利普·拉金被欧美文学界视为继T.S.艾略特后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诗人,该书集中呈现其审美理想与艺术观点

内容简介

菲利普•拉金是蜚声国际的英国诗人,其作品影响大、流传广,为一众知名作家如德里克•沃尔科特、谢默思•希尼、克莱夫•詹姆斯等所称道,许多诗人更是将其作品视为写作灵感的来源。《应邀之作:拉金随笔》收录拉金1955年至1982年间应报刊、杂志等媒体约稿发表的五十余篇随笔、杂文、 书评和乐评等,在其创作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浓缩了拉金一生的主要审美理想和艺术观点。拉金文笔凝练,亦庄亦谐,许多文章虽篇幅不长,却字字珠玑,向为欧美读书界所推重。
● “我尽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工作一整天,然后做饭、吃饭、洗东西、打电话、写付费文章、晚上喝酒看电视。我几乎从不出门。我想每个人都在试图忽略时间的消逝:有的人通过做很多事情,在加利福尼亚住一年,下一年再去日本;或者是通过我这种方法——让每一天、每一年都过得一模一样。很可能这两种方法都不管用。”
●“我在某个场合说过,小说写的是其他人,诗歌写的是你自己。我想麻烦就在这儿,真的。我对其他人不够了解,我对他们不够喜欢。”
●“困厄对于我而言,就像黄水仙对于华兹华斯那样。”
●问:“您是怎样萌生这个念头,要用癞蛤蟆的意象来代表工作或劳动呢?”答:“纯粹是天赋。

作者简介

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1922-1985),英国诗人。1922年生于考文垂。1943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曾先后工作于威灵顿公共图书馆,以及莱斯特、贝尔法斯特、赫尔等大学图书馆。拉金为诗集学会主席、大英文艺促进会文学委员会委员、美国文理科学院名誉院士。1985年逝世于赫尔。著有诗集《向北之船》、《受骗较轻者》、《降灵节婚礼》和《高窗》,随笔集《爵士乐笔记》、《应邀之作》和《续应邀之作》。曾获女王诗歌金质奖章、美国艺术和文学学术院洛安尼斯奖、德国FVS基金会莎士比亚奖等。拉金被公认为是继T.S.艾略特之后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诗人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2.06 MB

本书下载(PDF版本)

捐助 1.80元 可下载此资源!立即捐助 【捐助用于支付网站稳定运行所需服务器、宽带的费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