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1年7月16日。 [10] [32]
该小说讲述了出生在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家庭的霍尔顿,因为不爱读书多次被学校开除,他对社会中虚伪、丑恶的现象极其厌恶,想要逃离身边的一切去到一个不曾到过的地方生活,最后因为妹妹及亲人的温情认清了现实,放弃了离家出走的想法,向现实妥协的故事。 [5]全书通过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以一个青少年的口吻叙述了自巳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行为举止,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心理实质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在语言的运用上,该书也独树一帜。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避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 [14]
《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登·考尔菲尔德的生活方式,以颓废的方式反抗现实,引起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青年纷纷模仿。 [8]《麦田里的守望者》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内地后引起了一阵轰动,有很多读者喜欢它。 [9]该小说全球销量已突破7000万册,并跻身20世纪百佳小说、纽约图书馆世纪之书等榜单,进入众多学校的推荐阅读书目。

内容简介

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一头,整日穿着风衣,戴着猎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曾是学校击剑队队长,3次被学校开除。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又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被校方开除。他丝毫不感到难受。 [12]
在和同房间的同学打了一架后,他深夜离开学校,回到纽约城,但他不敢贸然回家。当天深夜住进了一家小旅馆。他在旅馆里看到的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有穿戴女装的男人,有相互喷水、喷酒的男女,他们寻欢作乐,忸怩作态,使霍尔顿感到恶心和惊讶。他无聊之极,便去夜总会厮混了一阵。回旅馆时,心里仍觉得十分烦闷,糊里糊涂答应电梯工毛里斯,让他叫来了一个妓女(十五块钱到第二天,五块钱一次)。他一看到妓女又紧张害怕,给了妓女五块钱打发她走了,可妓女要十块钱。毛里斯得知霍尔顿的行为后打了他一顿,拿走了妓女要的另外五块钱。第二天是星期天,霍尔顿上街游荡,遇见两个修女,捐了10块钱。 [12]
12:03
《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看透了世界的平庸,但又无力超越平庸
后来他和女友萨丽去看了场戏,又去溜冰。看到萨丽那假情假义的样子,霍尔顿很不痛快,两人吵了一场,分了手。接着霍尔顿独自去看了场电影,又到酒吧里和一个老同学一起喝酒,喝得酩酊大醉。他走进厕所,把头伸进盥洗盆里用冷水浸了一阵,才清醒过来。可是走出酒吧后,被冷风一吹,他的头发都结了冰。他想到自己也许会因此患肺炎死去,永远见不着妹妹菲比了,决定冒险回家和她诀别。霍尔顿偷偷回到家里,幸好父母都出去玩了。 [12]
他叫醒菲比,向她诉说了自己苦闷和理想。他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后来父母回来了,霍尔顿吓得躲进壁橱。 [12]
等父母去卧室,他急忙溜出家门,到一个他尊敬的老师家中借宿。可是睡到半夜,他发觉这个老师有可能是个同性恋者,于是只好偷偷逃出来,到车站候车室过夜。霍尔顿不想再回家,也不想再念书了,决定去西部谋生,装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他想在临走前再见妹妹一面,于是托人给她带去一张便条,约她到博物馆的艺术馆门边见面。过了约定时间好一阵,菲比终于来了,可是拖着一只装满自己衣服的大箱子,她一定要跟哥哥一起去西部。 [12]
最后,因对妹妹劝说无效,霍尔顿只好放弃西部之行,带她去动物园和公园玩了一阵。菲比骑上旋转木马,高兴起来。这时下起了大雨,霍尔顿淋着雨坐在长椅上,看菲比一圈圈转个不停,心里快乐极了,险些大叫大嚷起来,霍尔顿决定不出走了。回家后不久,霍尔顿就生了场大病,又被送到一家疗养院里。出院后将被送到哪所学校,是否好好用功学习,霍尔顿对这一切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作者简介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1919年1月1日-2010年1月27日),美国犹太裔作家,出生于纽约。父亲为犹太进口商人,家境富裕。15岁进入宾夕法尼亚州军事学校就读,1936年取得该校文凭。1942年参军,1944年赴欧洲战场参与反间谍工作。1940年在《小说》杂志发表首个短篇小说,至1951年出版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前累计发表二十余篇短篇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于1951年由Little, Brown and Company出版,全球发行量超六千万册,成为20世纪美国文学经典作品。后续出版作品包括短篇集《九故事》及《弗兰尼与卓埃》《高举屋梁,木匠们》等中篇小说。1951年起隐居新罕布什尔州,很少公开出版活动,晚年专注于东方哲学研究。2010年1月27日于家中逝世,终年91岁。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1.07 MB

本书下载(PDF版本)

捐助 1.80元 可下载此资源!立即捐助 【捐助用于支付网站稳定运行所需服务器、宽带的费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