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生来就渴望幸福、追求成功,然而这条道路上困难重重。 如何生活的科学,个体如何寻找生活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阿德勒以咨询师的口吻,深浅出地讲解了个体心理学的相关问题和基本观。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临床经验,按照个体发展的时间顺序,引导读者认识生命不同阶段的问题及其根源。借此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家庭、恋爱、婚姻、工作等各方面,同时也更了解我们自己。 经典生命启示录,在生活中成就自我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经典之作 阿德勒的思想比一般人所承认得要伟大,因为其他的理论家都曾受到他的著作的影响。 ——心理史学家杜安·舒尔茨(Duane P. Schultz) 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br/>【作者】<br/>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代表作有《自卑与超越》、《生活的科学》、《神经病的形成》、《自卑感》等,他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著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等。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区的小镇,家庭富裕,在维也纳长大。他的父亲是一名做谷物生意的富犹太商人。在六个孩子中他排行老二,他的哥哥Sigmund是个典型的模范儿童。三岁时,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他幼年有两次被车撞的经验,使他十分畏惧死亡。五岁时,因得了肺炎,痊愈后决定当医生。求学时成绩平平,数学成绩极差,在父亲支持鼓励下,他终成班上数学最好的学生。 [1]1895年,阿德勒进入维也纳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初为一名眼科医师,他特别注意身体器官的自卑,认为它是驱使个人采取行动的真正动力。后转向精神病学,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1897年到1898年,他又回到维也纳大学深造。 [1]1911年因突出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公开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两人关系破裂,阿德勒创立个体心理学,另建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1937年赴苏格兰亚伯丁做讲演旅行时病逝。 [1]
阿德勒的理论以“人的行为受社会驱动”为核心,主张心理学应关注个体的主观目标和生活风格,而非仅分析潜意识。他强调人的自卑感与个体的补偿机制,认为人的终极目标是追求自我完善与社会价值。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4.91 MB

本书下载(PDF版本)

捐助 1.80元 可下载此资源!立即捐助 【捐助用于支付网站稳定运行所需服务器、宽带的费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