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藏记》宗璞
《东藏记》是当代女作家宗璞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小说《南渡记》的续篇,首次出版于2000年。 [1]
该小说人物以明仑大学历史系教授孟樾,夫人吕碧初和女儿孟离己、孟灵己等一家人为轴心,放射至孟樾教授的亲朋好友同事周围近百人,写出从京城南下的一群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中的个人遭遇、情感经历,以及心灵成长的历史。 [2]该小说用温情的笔调,来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和博大胸襟。
2005年,《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3]2019年9月23日,《东藏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内容简介
抗战全面爆发后,明仑大学在长沙与另两所大学合并办学;1938年,又与之一起迁至昆明;历史系教授孟樾一家住在当地一位军界人士的祠堂里。其时,孟樾的二姨姐夫澹台勉也将其电力公司迁至昆明远郊。孟樾的大姨姐夫严亮祖是滇军的一员猛将,曾在台儿庄立过赫赫战功,后因一次战斗失利而在昆明休整。孟樾的大姨姐吕素初在自己45岁生日那天,请孟家和澹台家去聚会;席间,严亮祖接到岳父吕清非在北平辞世的讣告。孟樾之妻吕碧初回家后不久即病倒。因敌机轰炸频繁,明仑师生疏散到乡间。孟家搬至龙尾村后,与中文系教师钱明经家隔街相望。澹台勉的女儿澹台玹(玹子)为庆祝在空袭中未中弹而在冠生园点心店请客,遇美国驻华使馆官员、老朋友麦保罗。为当教授,钱明经同时游说中文系江昉教授和甲骨文专家白礼文,并获成功。暑假里,孟家次女嵋(孟灵己)在去打针时,结识了流亡的犹太夫妇米先生和米太太。孟家前年从明仑奔赴延安的外甥卫葑被组织派回学校工作,并携妻子凌雪妍同往。1940年,澹台玹及孟家长女峨(孟离己)大学毕业。峨的同学仉欣雷对她心仪已久,而峨的偶像却是生物系教授萧子蔚。麦保罗向澹台玹求婚,但澹台玹要等考虑好后再作决定,随后到省政府当翻译。孟家搬到宝台山上后,一天,钱明经正和孟樾谈诗时,刚从英国回国的治古典文学的尤甲仁携妻子姚秋尔到访,物理学教授庄卣辰一家也到访。开学后,白礼文没按时给学生上课,中文系主持工作的江昉大怒,让钱明经接替了他。澹台勉的儿子澹台玮从重庆到昆明上大学。澹台玮在学校里遇到庄卣辰之子庄无因,两人互诉别后之况。嵋的同学殷大士钟情于澹台玮,常借各种理由去找他。香港沦陷时,财政部长孔祥熙把运送文化人离港的飞机用于运狗,学生愤怒地游行示威。国民党宣传部门一重人去明仑作报告,强调领袖的脑壳是最优秀的,抗战大业、建国宏图都要靠蒋委员长的脑壳,引起学生们的愤怒和嘲讽;学校对此不加干涉,又引起当局的不满;孟樾分析宋朝腐败问题的几篇文章,也被认为是在攻击中央政府,随后,被两个军官模样的人带走,旋即放回。严亮祖在出征之际把女儿严慧书带至孟家相托。凌雪妍生子卫凌难,在身体稍恢复后去小瀑布洗衣时溺水而亡。战局好转后,疏散到郊外的人陆续返城。开学后不久,为躲避战争,学校提出了再次迁校的计划,教育部则决定征调四年级学生去滇西、滇南战场服务。人们一起谈论时局,谈论到底该不该迁校。数学系教师梁明时含泪说:“我们最好找一个地图上都没有的地方,让敌人找不着”;校长秦巽衡则“声音呜咽,一字一字地说:‘不论发生什么事,我们——我们决不投降’”。
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锺璞。原籍河南唐河,生于北京。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在《文艺报》、《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主席团委员,第六、七届名誉委员。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野葫芦引》第一、二卷),中篇小说《三生石》、《四季流光》,短篇小说《红豆》、《鲁鲁》、《我是谁》等,散文集《丁香结》、《宗璞散文选集》、《铁箫人语》、《中华散文珍藏本·宗璞卷》等,童话集《风庐童话》,另有诗歌、译作多种,编有《宗璞文集》(四卷),作品译为多种外国文字。《三生石》获全国首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丁香结》获全国首届优秀散文(集)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全国首届优秀儿童文学奖,《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1.49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