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创作的历史学著作,首次刊行于1981年。
《万历十五年》从“大历史观”的研究视角出发,选取了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年)作为考察切入点,运用历史小说的叙事模式和传记体式的章节,通过对关键历史人物悲惨命运的描述,探析了晚明帝国走向衰落的深刻原因。 [1]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大历史观,即宏观的、系统的历史,也即“从技术的角度看待历史”。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七章,分别写了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大学士申时行、首辅张居正、模范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识分子李贽、抗倭英雄戚继光等。同时,也写了他们之间存在的重重矛盾,如皇帝与群臣的矛盾,保守派与自由派的矛盾,官员与官员之间的矛盾等等。

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年—2000年) ,以历史学家、中国明史专家和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美籍华人。1918年生于湖南长沙,早年在家乡生活,在长沙市第一中学毕业后,1936年入读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由于抗战爆发,黄仁宇决定辍学,加入国军。抗战结束后获保送入美国陆军参谋大学,后又于密歇根大学攻读历史,先后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南伊利诺伊大学任教,1968年—1980年任纽约州立大学New Paltz分校教授,又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9年他离开教学岗位,专心写作,先后出版了《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上州的医院中,享年82岁。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4.47 MB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本书下载(PDF版本)

您需要先支付 0.80元 才能下载此资源!立即支付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