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者》刘醒龙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天行者》为中国当代作家刘醒龙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09年。该作品是作者1992年中篇小说《凤凰琴》的续集,该续集创作于十几年后,并于2009年首次出版,以中国20世纪90年代乡村教育为背景,聚焦西河乡界岭小学三代民办教师为求转正而经历的命运转折,展现中国民办教师群体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基础教育事业的生存状态 [22] [27]。
小说通过余校长、孙四海、张英才等人物的职业与情感双线叙事,交织民办教师与支教师生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采用全知叙事与外部视角结合的方式塑造人物群像,并融入大雪、凤凰琴等象征意象深化主题表达 [8-9]。作品延续刘醒龙对乡土社会的现实关注,通过典型环境与矛盾冲突展现乡村知识分子的精神特质 [11] [21]。
该作于2009年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14],2011年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图书提名奖 [15],2013年改编为电视剧《我们光荣的日子》 [26],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1]。其英文版《The Sky Dwellers》于2017至2018年由中外出版社联合发行,并售出越南文、法文等多语种版权

内容简介

落榜生张英才被身为教育站长的舅舅安排工作到了生活贫困的界岭小学党民办教师。张虽不甘,但苦于前途难料只得委曲进山。在界岭他认识了那里的三位民办教师:界岭小学余校长、副校长邓有米、教导主任孙四海。张执教不久迎来了教育义务法的检查工作,领导有意将先进与奖金颁给界岭小学以帮助其维修校舍,不晓曲折的张却将此告发给相关部门导致维修计划泡汤。张因此受到排挤。张听从同学蓝飞的建议假装有转正机会作弄界岭老师,不料害的大家都受到了伤害,张为此倍感愧疚。他体会到了民办教师的艰辛写了一篇文章寄给省报,不料引得重大关注,界岭因此获得一个转正名额,大家经过一番讨论后决定把名额交给张英才。一番曲折后,张英才最后接受了这个名额,下山进修。
第二部
《雪笛》
2008年12月-2009年4月
张英才的文章虽然受到了关注,但是并未改善界岭的教育条件,村长余实依旧拖欠界岭教师的工资。三位教师为此帮助另一位村民叶泰安选上村长,然而叶却在村委会受到排挤无奈退出,余实重掌大权。界岭迎来了支教老师,然而这两位老师都各自因为不同原因离开了界岭。支教老师离开后,蓝飞被调到界岭任校长助理。余校长决定前往省城学习。在余校长学习期间。界岭又得到了一个转正名额,蓝飞却凭借着公章在手的便利私自填写了自己的资料上报,孙邓二人愤愤不平决定上报,余校长学习归来平息了大家的愤怒。与此同时,孙四海与王小兰的“偷情”终于得到大家认可,孤身一人的余校长也爱上了蓝飞守寡的母亲蓝小梅。
第三部
《天行者》
2008年12月-2009年4月
一场暴雨摧毁了界岭的教室,余实指挥工匠维修却不愿支付费用。教室得不到维修,同学们只得在露天上课,还留在界岭的蓝飞在课上与突然前来的余实大打出手。此后蓝飞离开学校前往新单位工作。无奈之下,孙四海又将自己刚收获的茯苓卖出维修了校舍。而余校长与蓝小梅的爱情终于修得正果。国务院在此时下达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将所有民办教师转正。政策下发的地方却变味了,要求民办教师用钱买工龄,否则不予转正,三位老师中只有邓有米有钱能够转正,其余二人却无赖至极。此时一对外来夫妻的决定出资为界岭建造新校舍,全校欢腾。邓有米主持修建,他在工程中私吞了两万元希望帮助两位好友转正,不料,工程队却造的是一栋豆腐渣校舍,校舍交予的那天轰然倒塌。邓有米贪污的事被查出,被开除了公职,在众人的帮助之下逃走。张英才在认真思考后决定回界岭教书。

作者简介

刘醒龙,湖北黄冈人,1956年生。历任英山县创作室主任,黄冈地区群艺馆文学部主任、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现任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18],《芳草》文学杂志总编辑,湖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19]。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凤凰琴》《分享艰难》《秋风醉了》等。出版有《威风凛凛》《至爱无情》《生命是劳动和仁慈》《圣天门口》等长篇小说和多部中短篇小说集。部分作品曾多次获奖。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1.21 MB

本书下载(PDF版本)

捐助 1.80元 可下载此资源!立即捐助 【捐助用于支付网站稳定运行所需服务器、宽带的费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