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张宏杰

《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是历史学者张宏杰2012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研究著作。该书以中国历史发展为背景,探讨国民性格变迁与专制制度演变的深层关联 [1]。
全书梳理春秋至明清不同时期中国人的精神特质演变脉络,分析贵族精神、尚武风气向奴性与流氓化转化的历史逻辑,认为制度落后是塑造国民劣根性的核心因素。作者结合梁启超、鲁迅等近代知识分子的国民性改造实践,指出单纯思想启蒙的局限性,强调制度变革与社会转型的同步必要性。通过横向对比世界文明发展轨迹,提出对中国文化特质的再审视,被学界视为解读国民性形成机制的重要历史读本

内容简介

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样,飞流直下,越来越恶化。春秋时代中国人单纯淳朴;唐代人雄健阳光,有尚武精神;进入明清之后,流氓气越来越重。而此流变与专制制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世界视野中对中国国民性的观察和历史视角下对中国国民性演变过程的剖析,作者认为是落后的制度造成了中国人的劣根性。近代以来,从梁启超、鲁迅到蒋介石、毛泽东,为改造国民性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收效甚微,其根源在于制度建设与国民性改造之不同步。中国人身上并没有“过滤性病菌”,要改造国民性,必须从制度方面去努力。

作者简介

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先后就职于某大型金融机构及某大学。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饥饿的盛世》《坐天下很累》等。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50.37 MB    文件大加载慢,请耐心等待!

本书下载(PDF版本)

捐助 0.80元 可下载此资源!立即捐助 【捐助用于支付网站稳定运行所需服务器、宽带的费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