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史》是德国哲学家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撰写的哲学通史著作,由吕叔君翻译,2023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作者为慕尼黑大学荣休教授,曾任慕尼黑辞典编纂学研究所所长;译者为山东大学德语系主任、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理事。本书译本基于原著第17版译出,系统梳理了公元前两千多年至20世纪全球哲学发展历程 [2]。
全书以康德提出的“我们能知道什么”“应做什么”“应信仰什么”三大问题为线索,分七部分整合东西方哲学思想。内容涵盖印度、中国等东方智慧体系,古希腊罗马哲学至中世纪经院哲学,以及笛卡尔、康德、尼采等近现代西方思潮,兼涉20世纪存在主义、语言哲学等流派。通过横向比较不同文明对根本问题的解答,展现哲学思考的多元视角与内在关联

内容简介

人生的意义,真正的盼望,人应该追求什么价值,道德“最后的根据”是什么,关于世界,我们究竟能确切地知道多少东西……这些让你困惑的根本问题,也曾困扰过孔子、苏格拉底、尼采……
康德晚年说,他一生的努力只是为了回答三个问题: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信仰什么?这部书也想提请读者以这三个问题为准绳去考察哲学的历史。书中对公元前两千多年至今的哲学思想做了历史梳理,既有佛教、儒家、道家等东方哲学,也涵括了从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一直到当下的哲学人类学等西方思想。最终你会发现,虽然每个时代的每位思想家对这些问题都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但基本上,他们能做出的回答并不是无限多样的。

作者简介

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Hans Joachim Störig,1915—2012),出生于德国奎恩施戴特,曾就学于弗莱堡大学、科隆大学、柯尼斯堡大学、巴塞尔大学、汉堡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历史、社会学和法学,获哲学博士和法学博士学位。1963年至1983年任慕尼黑辞典编纂学研究所所长,1983年至1991年任教于慕尼黑大学,1991年起为慕尼黑大学荣休教授。
主要著作有《世界哲学史》《世界科学史》《语言的历险》《科诺斯现代天文学》《世界的语言——历史、事实、秘密》和《记忆的碎片》等,主编《多瑙兰大百科辞典》和拥有六万五千个词条的《科诺尔德语大辞典》等。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4.99 MB

本书下载(PDF版本)

捐助 1.80元 可下载此资源!立即捐助 【捐助用于支付网站稳定运行所需服务器、宽带的费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