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汉人社会中的民间信仰为核心,系统考察立誓、告阴状等神判仪式的运作机制及其社会意义,揭示民众对地狱司法体系的深层信赖。通过分析寺庙在地方社会中的公共空间属性,阐述其作为官员、地方菁英与神职人员三方权力网络的枢纽作用,并探讨庙会仪式中各方势力争夺合法性的现象 [1]。书中还涉及吕洞宾等八仙信仰与内丹修炼的关系,呈现宗教实践与世俗权力结构的互动模式。
内容简介
本书对立誓、告阴状等神判仪式做全面性的考察,同时进一步说明这些仪式在汉人社会中的意义。关于冥界的神明和地狱的司法体系,迄今已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不过,他们大都集中在冥界诸鬼神的来历和死者在地狱所经过的审判与报应的讨论,而忽略了冥界诸鬼神在人间的神判仪式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汉人社会中,民间信仰可以说是占有核心的位置。这是因为信徒所崇拜的神明和举行的仪式,跟当地文化的建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书旨在综合作者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以阐明两个重要的议题:民间信仰的价值观以及寺庙在地方社会的角色。信仰方面,汉人对于地狱司法体系具有非常深刻的信心和依赖;即使无法透过官方的司法体系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至少可以透过神判仪式得到所渴望的正义。要躲开地狱、成为神仙,也并非遥不可及的事,因为经常有八仙(如吕洞宾)下凡,把修炼内丹等秘诀传授认真修行的信徒。社会方面,寺庙及其宗教活动属于汉人公共空间的重要成份,也位于掌握了权力的三群人的三角网络中心:官员、地方菁英与神职人员。这些人的地位与影响力,无论在由上至下控制和改革的成就上,或是由下至上对主体性的主张上,都是非常显著的。同时,庙会是一个适合用来观察上述活动三角网络的理想场合,因为在仪式活动中这三群人的成员,都试图提升自己的合法性并扩大自身对地方事务的影响力。最后,寺庙在解决纷争上亦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包括立誓、告阴状等神判仪式往往在庙宇中进行,使参与其中的个人或团体借以提高自身正当性的手段之一。
作者简介
康豹
1961 年在美国洛杉矶出生,1984 年耶鲁大学历史系学士,1990 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博士。
曾经在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与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担任过副教授和教授。 2002 年获聘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2005 年升等为研究员,并开始担任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研究室主任。
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代中国和台湾的宗教社会史,以跨学科的方法综合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并参酌社会科学的理论。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33.04 MB 文件大加载慢,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