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总目录

纯粹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科学
判断力批判(上)
判断力批判(下)
道德形上学探本
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逻辑学讲义

《纯粹理性批判》

本书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康德花了11年的时间完成,1781年初版,1787年再版。

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其使命是为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实践理性批判》

本书是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三大批判著作之一,康德的第二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出版于1788年。

从内容上来看,如果说“纯粹理性批判”的任务是要确定人类认识能力的先天要素及其先天要素的若干规定,那么,“实践理性批判”的任务就是研究理性的实践使用的先天原理的可能性、范围和界限。

康德立足于无人可以怀疑的“纯粹实践理性”去批判理性的“全部实践能力”,从人的纯粹理性现实具有的实践能力出发并以之为标准,批评和评价一般的理性在实践活动中的种种表现,从中确认纯粹理性的先天普遍规律,即道德律,道德律使人认识到人在实践中事实上是自由的。

康德在本书中提出的自由概念成为“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结合的基石。特别是在本书中提出了他的脍炙人口的两大崇高原则:“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判断力批判(上、下册)》

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三大批判之第三批判,出版于1790年。

这是康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部著作,他从构思到写就这三部著作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是其批判时期哲学思想的集中表述。

从内容上来看,“纯粹理性批判”的任务是要确定人类认识能力的先天要素及其先天要素的若干规定;“实践理性批判”的任务是理性的实践使用的先天原理的可能性、范围和界限:“判断力批判”是要消除前两个批判所造成的自然和自由、现象和本体、知识和道德的分裂与对立。

全书除了序言和一个完整的导言外,分为“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两部分。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本书是康德在第三批判之外唯一的一篇美学著作。

充分显示了作者的风格、人格与若干重要思路。

书中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优美与崇高的对立与统一,一是强调美的主观性。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

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大家康德主要的一部法学理论著作,是《道德形而上学》的上册,康德作为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在此书中阐述了他的法学思想。本书是康德对启蒙运动以来所宣扬的自由、平等的道德和正直法律观念进行的系统整理。

在本书中,康德认为人具有天赋的权利,即与生俱来的自由。书中抨击了封建主义的法律特权,提出建立资本主义的法律秩序。康德的法学理论鲜明地代表了传统的西方法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

本书对黑格尔及以后的哲理法学家的法哲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道德形上学探本》

本书是作者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一本经典,初版于1797年。

在该书中,康德认为道德上的善恶,行为的是非标准,是超乎经验的原则。人作为有理性者,为自己定下道德规律,这种规律是普遍适用的。康德所谓的道德形上学正是研究道德的超乎经验的纯粹形式。

本书篇幅不长,但集中论述了德性是人的意志的道德力量而具有自主性的思想,是康德德性论的代表作,对西方的伦理思想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西方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大师之一,哥尼斯贝格大学哲学教授。有人把康德比作西方哲学史上的“蓄水池”,“前两千年的水都流进了这个池中,后来的水又都是从这个池中流出去的。”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7.18 MB

本书下载(PDF版本)

下载本书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