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套装包括:
《中国近代史稿》《清代中国与世界》
《经史札记(外一种)》《清史编务》
《书评书序》《学界记往》
《清前期史》《清后期史》
《文史随感》《史论纵横》
《乾隆帝及其时代》《简明清史》
《中国近代史稿》
本书分上下两册,包括1840年以前的世界和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和战后中国社会的开始半殖民地化,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进攻阶段,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相持阶段,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防御阶段,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全国各地人民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继续、清朝政权的逐步半殖民地化,19世纪70年代列强对我国东南、西南、西北地区的侵略和中法战争,外国侵略下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新阶级的出现,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继续,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学术和文化的发展,中日甲午战争共10章内容。
作者简介
戴逸(1926年9月10日-2024年1月24日),中国历史学家。原名戴秉衡,江苏常熟人。1946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历史系。1949年后,先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问题教研室、中国历史教研室,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任副教授、中国历史教研室主任、中共党史系副主任。1978年任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长。现任校图书馆馆长、中国史学会会长及多种社会兼职。1981年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委员。 [15] [20] 从事中共党史教学,自1952年起,始进行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执教同时,潜心研究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问题,均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1958年,撰写出版《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受到史学界和读者的好评。1973年始,又转而研究清前期历史。主编《简明清史》第一、二册,1986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优秀教材,并于1987年荣获吴玉章学术基金会历史学优秀著作奖。此外,还主编有多卷本的《清代人物传稿》(下卷),《中国历史大辞典·清史(上)》等。 [15] 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长、历史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历史学会第四、五届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届副主任。1986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人民教师奖章。专于清史、中国近现代史。2011年4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3年12月17日获得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1] 2024年1月24日上午8时12分,历史学家戴逸去世,享年98岁。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58.06 MB 文件大加载慢,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