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康熙十八年 (1679年),蒲松龄作成狐鬼小说初步结集,定名 《聊斋志异》,高珩为之作序。“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是中国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堪称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全集有短篇小说 491篇,所选题材非常广泛,内容也极其丰富。有的源于作者的亲身见闻,有的采自民间传说,有的是作者自己的虚构,还有的出自过去的题材。
《聊斋志异》 里面的多篇小说,都是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当时社会政治腐败,官吏贪赃枉法,豪强一手遮天,百姓民不聊生。这些社会现实都在《聊斋志异》内有所反映,如《促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最后成名之子化身蟋蟀讨得皇帝欢心,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
此外,《聊斋志异》也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蒲松龄在考取秀才后屡试不中,深刻地了解科举考试的黑暗,在一些作品里,他饱含感情地控诉了科举制度埋没人才的罪恶。如 《司文郎》 写一个盲僧能从烧成灰的文章中嗅出其好坏,通过他的口说,“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帘中人并鼻盲矣”,极为尖锐地讽刺了考官的不学无术。
《聊斋志异》 中数量最多的是人和狐鬼的恋爱故事,如 《娇娜》《青凤》《婴 宁》《聂小倩》《连琐》《小谢》 等,都写得十分动人。 如 《娇娜》 写娇娜与孔生
以诚相待,患难与共,渡过人生中一个个难关,但最终他们仍然只是朋友,而不是夫妻。《青凤》写一书生夜遇狐女青凤,彼此相恋,历经波折,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人们数百年来喜爱《聊斋志异》,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里面的爱情描写。本书从《聊斋志异》全集中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22篇小说,以飨广大青少年读者。

作者简介

蒲松龄 (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济南府淄川 (今山东淄博) 人。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但以后屡试不第,72岁时才援例补为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有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康熙四十八年 (1709年) 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16.32 MB    文件大加载慢,请耐心等待!

本书下载(PDF版本)

您需要先支付 1.80元 才能下载此资源!立即支付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类似文章